在实际业务中需要清理各地区软件版本的数据字典,之前各地的数据字典不一致,用户创造的值也不一致。需要将其规范弄成一个版本,就需要清理用户的数据,将其转换。其中就有对调操作,传统处理SQL如下:
update tablename tn
set tn.someone = REPLACE(tn.someone ,'5','2');
update tablename tn
set tn.someone = REPLACE(tn.someone ,'2','5');
commit;
咋一看没问题,实际上处理后,这someone字段就不可能包含‘2’了,看执行顺序嘛,如何解决呢?像‘冒泡排序’思想一样,为其弄一个临时对象用于存储转换,这儿临时的就用A和B替代。如下:
update tablename tn
set tn.someone = REPLACE(tn.someone ,'5','A'); 5换成A
update tablename tn
set tn.someone = REPLACE(tn.someone ,'2','B'); 2换成B
update tablename tn
set tn.someone = REPLACE(tn.someone ,'A','2'); A换成2
update tablename tn
set tn.someone = REPLACE(tn.someone ,'B','5'); B换成5
commit;
大功告成!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SQL更新语句进行数据转换的方法,解决了在数据字典统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如何正确地对数据进行对调操作而不丢失数据。通过引入临时占位符的方式避免了直接替换可能产生的数据错误。
8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