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nx方法
liunx系统优点:稳定、安全性高、免费、多用户多任务、占用硬件资源少
安装: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RHEL6.5)+Apache(Web服务器)+Mysql(数据库)+PHP(应用服务器)
rpm -ivh XXX.rpm 安装文件XXX.rpm
rpm -qa XXX 查看安装过的文件XXX
rpm -ev XXX 卸载安装过的文件XXX
(1)Linux功能介绍
/bin:放的普通用户命令
/sbin:放的管理员用户的命令
/boot:放的是系统启动所需要的文件
/dev:放的是linux系统下的设备管理文件
/etc:放的是系统里的所有配置文件
/home:放的是各用户的用户信息,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我的文档
/lib:放的是动态链接库
/mnt:临时挂载目录
/opt:用户软件安装目录,类似windows下program files
/proc: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任务管理器 (查看CPU信息: cat /proc/cpuinfo)
/usr:放用户的所有配置文件,默认下linux安装的软件都会在此目录。
1.系统管理命令
top:实时查看进程占用情况
ps:查看进程信息 (ps -ef)、(ps aux)
pstree:以树状结构显示进程的层次关系 (pstree | grep bash)
kill:强制杀进程(kill -9 PID)
du:查看某文件占用空间,注:如果查看目录,应该把目录分配的空间也计算在内
df:查看本地磁盘占用情况
free:查看内存空间的使用情况
ifconfig:查看网络信息
setup:对系统进行设置
netstat:查看端口号,(查看网络端口 netstat -anp | grep 3306)
date:用于显示和设定系统时间
setup:系统配置工具,防火墙、ip地址等参数设置
管道符 |:管道就是上一个命令的输出,流入了下一个命令,作为输入
echo:标准输入输出重定向,echo hello world > stdout.txt 追加内容到TXT
shutdown:系统关机,(shutdown -h now,立刻关机)、(shutdown -r now,立即重启)
reboot:立即重启
service:对系统服务进行操作, service --status–all、service network status、service network start、service network stop、service network restart、service mysqld status、service httpd status、service httpd start
netstat:查看系统文件网络端口连接情况,端口和系统文件路径和名称, (netstat -anp)
2.用户管理
tail -5 /etc/passwd:查询用户所在的文件
useradd:新增用户和密码, useradd zhangsan、passwd zhangsan
userdel:删除用户、userdel 用户名:只删除用户 、userdel -r 用户名删除用户和/home下的文件目录
usermod -c 新用户名 旧用户名 修改用户登录名
usermod -l 新用户名 旧用户名 修改用户别名
usermod -g 502 zs11 即把用户zs11指定到组502(不管之前是什么组100)修改用户所在组
usermod -u 503 zs11(zs11原来的uid是502) 修改用户uid
su root 切换用户
chmod:修改权限 (chmod 777 aaa 只针对文件或目录第一层修改权限)、(chmod -R 777 XXX 可以修改文件或目录有目录下的所有子文件的权限)
3.基本文件操作
(1)文件路径
cd :进入文件、ls:显示文件信息、pwd:查看当前目录所在位置
(2)文件操作
mkdir(创建目录):mkdir aaa 创建目录、mkdir -p aaa/bbb 创建嵌套目录
touch:创建文件 、echo helloworld>ttt.txt()
cp:cp 文件 新的文件名 、cp 111.txt 444.txt>555.txt(复制多个文件)、
mv:移动文件、mv 源目录 目标目录 (移动目录)、修改名称
rm:删除、rm -rf(强制递归删除)
rmdir:只能删除空目录
(3)文件查看
cat:cat -n(带行号显示)
tac:从最后一行往前显示(倒序)
head:head 文件名 默认显示前10行、head -n 4 查看前4行
tail:tail 文件名 默认显示后10行(按顺序)、tail -f 文件名 实时查看文档中后面部分内容(tail -f boot.log 时时查看日志文件log、/var/log,系统存放日志文件的目录)
more:分页显示,可按空格键切换到下一页
less:分页显示,可以用空格切一下屏,或用方向键进行向前或后翻
(4)文件搜索
find:find /tmp 文件名 一定要先明确要查找的文件在指定目录下,才能找到、find -name 文件名 带通配符模糊查询、find -size 按字符大小搜索、find -mtime 按文件修改时间查找
locate:直接去数据库中查询文件,速度比find要快,当天创建的文件或文件目录,不能直接查询,要updatedb后才可以
whereis:针对的是系统中存在可执行文件按二进制格式去查找,适用于查看系统内部的文件
grep:一般用于过滤查找,经常跟管道符“|”结合在一起使用,只针对文件内容进行匹配
(5)文件压缩
tar:打包和解压后缀“.tar”、tar -cvf(建立压缩文件和显示其名称并进行连接名称处理)、tar -tvf(查看压缩文件和显示其名称并进行连接名称处理)
gzip:打包和解压后缀“.zg”、tar -zcvf aaa.tar.gz aaa 压缩文件aaa为gzip格式、tar -ztvf aaa.tar.gz 查看压缩文件aaa.tar.gz包含的内容、tar -zxvf aaa.tar.gz 解压文件aaa.tar.gz
bzip2:打包和解压后缀“.bz”、tar -jxvf aaa.tar.bz2 解压缩文件
zip:打包和解压后缀“.zip”、zip -r aaa(递归压缩,压缩aaa文件夹及下层的所有子目录)、unzip aaa.zip -d ./usr(解压缩.zip的文件)
(6)VI操作
vi :vi test.txt(进入VI模式),按i/o/a/r进入编辑模式,编辑完成后按ECS退出编辑模式:按:wq 退出保存
一般模式:进入后默认模式,G,跳到最末行、gg, 跳到首行、nG,跳到指定的n行、nyy,从光标位置开始,复制n行、np,从光标下一行开始粘贴n次、ndd,从当前行开始入下删除n行、u,撤销
编辑模式:按a,A,i,I ,O,o,S,s中任何一个按键
末端模式,:w 保存、:q 退出、:wq 保存退出、:q! 强制退出、:w 文件名 /另存为、:set nu 设置行号、:set nonu 取消设置行号
编辑:Ctrl f,向下翻页、Ctrl b,向上翻页、n+空格,光标向右移n个字符、n+回车,光标向下移n行
(7)文件链接
实体链接(硬链接):当对原文件进行删除时,对应新链接文件仍存在
ln 文件名 新链接文件名(ln a.txt a.txt.ln)
符号链接(软链接):当对原文件进行删除时,对应新链接文件也对应消失
ln -s 文件名 新链接文件名(ln -s a.txt a.txt.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