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全球顶尖的CAD/CAE/CAM一体化平台,CATIA的二次开发能力是提升设计效率的核心竞争力。本专栏将系统讲解基于Python的CATIA二次开发技术,本文作为开篇之作,重点解析几何体批量合并的自动化实现方案,助力工程师突破手工操作瓶颈。
一、开发环境搭建
1.1 基础组件
- Python 3.11+:推荐Anaconda集成环境
- pywin32库:Windows COM接口通信基础(
pip install pywin32
) - pycatia库:封装CATIA Automation接口的Python库(
pip install pycatia
)
1.2 CATIA配置
确保已安装CAA V5 Visual Basic Help文档(路径:CATIA安装目录\code\bin\V5Automation.chm
),该文档包含完整的API参考说明
二、核心代码解析
2.1 连接CATIA
from pycatia.mec_mod_interfaces.part_document import PartDocument
from utils import StartCatia
catia = StartCatia.start_catia() # 创建COM连接
doc = catia.active_document # 获取活动文档
- 技术要点:通过COM接口建立Python与CATIA的通信管道
- 错误处理:自动检测文档类型
if not doc.is_part
,规避装配体误操作风险
2.2 几何体操作
part = PartDocument(doc.com_object).part
main_body = part.bodies.item("PartBody") # 定位主几何体
- 对象层级:
Application → Document → Part → Bodies
的树状结构 - 集合操作:
part.bodies
返回几何体集合对象,支持迭代操作
2.3 布尔运算
shape_factory = part.shape_factory
boolean_add = shape_factory.add_new_assemble(body) # 创建布尔装配操作
part.update_object(boolean_add) # 提交几何运算
- API原理:调用
ShapeFactory
的Assemble方法实现几何体装配 - 事务控制:通过
update_object()
和part.update()
实现操作更新
三、关键技术深度剖析
3.1 几何体遍历策略
bodies = list(part.bodies) # 转换为可迭代列表
for body in bodies:
if body.name == "PartBody" or body.shapes.count == 0:
continue
- 集合过滤:利用
body.shapes.count
排除空几何体,提升执行效率 - 命名规则:CATIA默认几何体命名规则为"几何体.序号"
3.2 工作对象管理
part.in_work_object = main_body # 设置工作对象
- 设计模式:必须激活设计模式(Design Mode)才能修改PartBody
- 层级管理:工作对象变更影响后续操作的上下文环境
四、运行效果验证
执行代码后观察:
- 特征树中非PartBody几何体被装配到PartBody
- 模型几何拓扑自动更新
- 消息框反馈操作结果(成功/失败计数)
注:建议在测试文档中创建多个相交/分离几何体进行效果验证
五、扩展应用场景
- 模具设计:快速合并多穴型腔
- 参数化设计:结合公式驱动实现动态合并
六、常见问题排查
现象 | 原因 | 解决方案 |
---|---|---|
COM连接失败 | CATIA未启动/版本不兼容 | 检查CATIA进程状态,确认COM权限 |
空指针异常 | 非零件文档激活 | 添加doc.is_part 类型校验 |
合并失效 | 几何体无交集 | 添加几何干涉检查逻辑 |
最新技术动态请关注作者:Python×CATIA工业智造
版权声明: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