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 --- 逻辑回归

1478 篇文章

已下架不支持订阅

这篇博客深入探讨了逻辑回归的核心思想,包括损失函数和梯度下降原理。通过编程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Python实现逻辑回归算法,具体应用在癌细胞精准识别和手写数字识别上。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1关:逻辑回归核心思想

本关任务: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本关所设置的编程题。

#encoding=utf8
import numpy as np

def sigmoid(t):
    '''
    完成sigmoid函数计算
    :param t: 负无穷到正无穷的实数
    :return

已下架不支持订阅

### 解决 Dify 和 Ragflow 部署时 Redis 容器冲突的方法 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可能会遇到资源分配上的挑战,特别是当这些应用依赖相同的后台服务(如Redis)。对于Dify和Ragflow共存于同一环境中的情况,主要问题是两者尝试使用相同名称或配置来创建各自的Redis实例[^1]。 #### 方法一:修改 Docker Compose 文件以区分命名空间和服务名 通过调整 `docker-compose.yml` 文件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同项目之间的容器相互干扰。具体来说: - 修改每个项目的 Redis 服务定义部分,确保它们拥有独一无二的服务名称。 ```yaml services: redis-dify: # 对应 Dify 的 Redis 实例 image: "redis" container_name: redis_dify_container redis-ragflow: # 对应 Ragflow 的 Redis 实例 image: "redis" container_name: redis_ragflow_container ``` 这样做不仅能够避免直接的名称碰撞,还使得管理更加清晰明了[^2]。 #### 方法二:设置独立网络并指定外部链接 为了进一步增强隔离度,可以在各自的应用程序中为 Redis 设置不同的虚拟网络,并允许跨网通信仅限必要的连接。这可以通过在 docker-compose 中添加自定义网络实现: ```yaml networks: default: external: name: my_custom_network services: app-service-name: networks: - default environment: REDIS_HOST: redis_external_service_name ... ``` 这里的关键在于给定唯一的名字给各个应用所使用的 Redis 资源,并且通过环境变量等方式告知各应用其对应的 Redis 主机地址。 #### 方法三:利用端口映射解决潜在冲突 如果上述两种方式仍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则考虑更改默认监听端口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默认情况下 Redis 使用的是6379端口;那么可以让其中一个应用指向另一个未被占用的高编号端口作为替代方案。 ```bash version: '3' services: redis-alt-port: image: redis ports: - "6380:6379" # 将主机的6380端口映射到容器内的6379端口 ``` 以上措施结合起来可以帮助消除由于共享基础设施而导致的竞争状况,从而保障两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sat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