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tree)

本文深入探讨了一款砍树游戏的算法解决方案,游戏在一个W列H行的网格中进行,玩家需遵循特定规则砍伐树木,目标是计算所有可能开局下可砍倒的树总数。文章详细介绍了状态压缩DP算法的应用,通过预处理后继状态,实现了高效的状态转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目描述

小明正在研究一种砍树游戏。一开始在W列H行的方格上,每一个格子都长着一颗树,格子的行从北到南依次编号,格子的列从西到东依次编号。

小明会砍倒一些树,每砍倒一颗树,树会占据这个格子和它倒向方向的相邻格子。例如:格子(r,c)的树向南倒下,则占据(r,c)和(r+1,c)两个格子。

砍树游戏的规则是:

*树只能向南或向东2个方向倒。

*树不能倒向方格外面。例如最后一列的树不能向东倒。

*不能有2颗砍倒的树占据同一个格子。

在每颗树上写有一个字母:S或E,分别表示南和东,小明砍树时会优先考虑这个方向。例如:小明碰到树上字母是 S 时,会首先看能不能向南砍倒树。

游戏中小明将从第 1 行开始,从左到右依次走到每一格;再第 2 行开始,从左到右依次砍树;…,直到最后一行。在每一格按照下面的算法砍树:

1、判断这格是否有砍倒的树占据?如果是,不砍树,走到下一格去。

2、判断是否可以按照树上字母的方向砍倒树?如果是,朝这个方向砍倒树,走到下一格去。

3、判断是否可以朝另外一个方向砍倒树?如果是,朝这个方向砍倒树,走到下一格去。

4、直接走到下一格去。

例如:一个 4*3 的局面

SEEE

ESSS

EESS

可砍倒 5 颗树,用 1,2,3,4,5 表示依次砍倒的树,形状如下:

1223

1453

45

现在给定 W 和 H,由于每个格子可以是 S 或 E,因此有 2^(WH)种可能的开始局面。计算如果你玩遍所有的 2^(WH)种开始局面,总共可以砍倒多少颗树?答案可能太大,输出模M的值。

W的范围是[1…7],H的范围是[1…40]。

题解

可神可神了!
我一定要看清题目,不是可神提醒我可能依旧自闭QAQ
W是列,H是行!!!!…一开始看错了然后想着2^40怎么可能过
一行只有7个,很容易想到状压
所以就是f[i][s][j]表示前i行砍了j棵树,第i行的砍树状态为s,其中1表示向下砍,0表示向右砍/不砍的贴字母的方案数
考虑主动转移
f[i][s][j]->f[i+1][s’][j+k],k表示第i+1行多砍的树
可以先预处理出一个状态的后继状态,包括这个状态会多砍的树和这个方案可以贴字母的方案数
上一行是1/0的情况分讨,自己推推应该是可以出来的啦
注意第一行从全0转移来,最后一行全是0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7|1);
int W,H,t,P,f[45][N][285],ans;
struct O{int s,d,u;};vector<O>g[N];
void work(int x,int l,int d,int s,int u){
	if (x<0) {g[l].push_back((O){s,d,u});return;}
	if ((l>>x)&1) return work(x-1,l,d,s,(u<<1));
	int g=1;if (x)
		if (!((l>>x-1)&1)) work(x-2,l,d+1,s,(u<<1));
		else g=2;
	if (x) work(x-1,l,d+1,s|(1<<x),u*g);
	else work(x-1,l,d+1,s|(1<<x),(u<<1));
}
int main(){
	scanf("%d%d",&H,&W);t=(1<<H);f[0][0][0]=1;
	for (int i=0;i<t;i++) work(H-1,i,0,0,1);scanf("%d",&P);
	if (W>1) for (int i=g[0].size()-1;~i;i--)
		f[1][g[0][i].s][g[0][i].d]=g[0][i].u;
	for (int i=1;i<W-1;i++) for (int j=0;j<t;j++)
		for (int l=0;l<=i*H;l++) if (f[i][j][l])
			for (int k=g[j].size()-1;~k;k--)
				(f[i+1][g[j][k].s][l+g[j][k].d]+=1ll*f[i][j][l]*g[j][k].u%P)%=P;
	for (int i=0;i<(W>1?t:1);i++){
		int u=1<<H,d=0;
		for (int j=H-1;j>=0;j--)
			if (!((i>>j)&1) && j && !((i>>j-1)&1)) d++,j--;
		for (int l=0;l<=(W-1)*H;l++)
			(f[W][0][l+d]+=1ll*f[W-1][i][l]*u%P)%=P;
	}
	for (int i=1;i<=W*H;i++) (ans+=1ll*f[W][0][i]*i%P)%=P;
	return printf("%d\n",ans),0;
}
一、综合实战—使用极轴追踪方式绘制信号灯 实战目标:利用对象捕捉追踪和极轴追踪功能创建信号灯图形 技术要点:结合两种追踪方式实现精确绘图,适用于工程制图中需要精确定位的场景 1. 切换至AutoCAD 操作步骤: 启动AutoCAD 2016软件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素材文件 确认工作空间为"草图与注释"模式 2. 绘图设置 1)草图设置对话框 打开方式:通过"工具→绘图设置"菜单命令 功能定位:该对话框包含捕捉、追踪等核心绘图辅助功能设置 2)对象捕捉设置 关键配置: 启用对象捕捉(F3快捷键) 启用对象捕捉追踪(F11快捷键) 勾选端点、中心、圆心、象限点等常用捕捉模式 追踪原理:命令执行时悬停光标可显示追踪矢量,再次悬停可停止追踪 3)极轴追踪设置 参数设置: 启用极轴追踪功能 设置角度增量为45度 确认后退出对话框 3. 绘制信号灯 1)绘制圆形 执行命令:"绘图→圆→圆心、半径"命令 绘制过程: 使用对象捕捉追踪定位矩形中心作为圆心 输入半径值30并按Enter确认 通过象限点捕捉确保圆形位置准确 2)绘制直线 操作要点: 选择"绘图→直线"命令 捕捉矩形上边中点作为起点 捕捉圆的上象限点作为终点 按Enter结束当前直线命令 重复技巧: 按Enter可重复最近使用的直线命令 通过圆心捕捉和极轴追踪绘制放射状直线 最终形成完整的信号灯指示图案 3)完成绘制 验证要点: 检查所有直线是否准确连接圆心和象限点 确认极轴追踪的45度增量是否体现 保存绘图文件(快捷键Ctrl+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