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C++】线性表/顺序表-数组与vector

本文详细介绍了C++中的数组和vector数据结构,包括数组的声明、初始化、vector的底层结构以及它们在数据操作中的时间与空间复杂度。重点讲解了数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数组和vector在增删改查操作中的特点和性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系列文章目录

第一章 线性表/顺序表-数组与vector



前言

在数据结构专栏(本专栏)中,我们将总结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理论知识和结合LEETCODE相关题目的应用,旨在将零散的知识点按章节形成系统的知识库,并将知识应用于代码编写中。


一、数据结构主要研究的内容?

  1. 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 数据及其逻辑关系如何在计算机中存储实现,即数据的存储结构;
  3. 在某种存储模式下,对数据施加的操作是如何实现的即运算实现。

二、数据结构三要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按照:数组-> 链表->哈希表->字符串->栈与队列->树->回湖->贪心->动态规划->图论 的顺序进行归纳总结。各章思维导图可参考:数据结构各知识点思维导图

三、数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数组是存放在连续内存空间上的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
  2. 数组可以方便的通过下标索引的方式获取到下标下对应的数据。

1.C++中数组基本语法

1.1 数组的声明、初始化

// 一维数组定义的三种方式
	//1. 数据类型 数组名[数组长度];
	//定义数组时,若未给定数组元素的初始值,则必须指定初始数组长度,否则提示错误:“不允许使用不完整的类型”。
	 dataType nums[n];

	//2. 数据类型 数组名[ 数组长度 ] = { 值1,值2 ...};
	//数组初始化时,若大括号{ }内的元素个数小于定义的数组长度,则剩余数组元素默认使用 0 填充。
	 dataType nums[5]={1,4};	//[1,4,0,0,0]

	//3.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 { 值1,值2 ...};
	//定义数组元素初始值时,数组可以不指定初始数组长度。
	 dataType nums[ ]={1,4};	//[1,4], size=2

//二维数组定义的四种方式
	//1. 数据类型 数组名[ 行数 ][ 列数 ];
	  dataType nums[2][1];
	//2. 数据类型 数组名[ 行数 ][ 列数 ] = { {数据1,数据2} ,{数据3,数据4} };
	//最直观,可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dataType nums[2][1]={
  
  {3},{4}};	//两行一列的二维数组
	//3. 数据类型 数组名[ 行数 ][ 列数 ] = { 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
	  dataType nums[2][4]={1,2,3,4,5,6,7,8};
	//4.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列数 ] = { 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
	//定义二维数组时,若已初始化数据,则可以省略行数。
	  dataType nums[][3]={1,2,3,4,5,6};

具体学习可参考:C++数组

1.2 vector的底层结构

从数组的初始化方式可以看出,我们必须知道数组的长度或数组中包含的元素才能成功创建数组,但是在很多未知情况下,创建数组不方便。于是我们来学习动态类型顺序表——vector

  1. vector是标准库STL中常见的一种容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可以用来代替c++原本的数组。
  2. vector底层实际是一段连续的空间。它以数组的形式储存,所以它的内存空间是连续的。实际在底层使用三个指针指向该段连续空间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art指向空间的起始位置,finish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end_of_storage指向空间的末尾。其中,start和finish表示左闭右开区间,finish位置没有存储有效元素。
3. vector的头文件为 #include<vector>

常用的初始化vector方法:

1.vector<int>a                   //创建一个动态数组a,a的默认初值为0

2.vector<int >b(a)               //将a中的元素复制到b中

3.vetcor<int>a(100)              //将数组a的元素定义为100个,默认初始值为0

4.vector<int>a(100,6)            //定义100个值为6的元素

5.vector<string>a(10,"null")     //定义10个值为null的元素

6.vector<string>a(10,"hello")    //定义10个值为hello的元素

7.vector<string>b(a.begin(),a.end())  //将动态数组a的元素值复制到b中

常用的函数:

push_back( ) 成员函数在向量的末尾插入值,如果有必要会扩展向量的大小。
size( ) 函数显示向量的大小。
begin( ) 函数返回一个指向向量开头的迭代器。
end( ) 函数返回一个指向向量末尾的迭代器。

实例化: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