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信计算概论
1.1 可信计算的定义
可信计算是增强信息系统安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它基于一个硬件安全模块, 建立可信的计算环境。可信硬件安全模块担任信任根的角色,通过密码技术、硬件访问控制技术和存储加密等技术保证系统和数据的信任状态。
1.2 可信计算的基本思想
1)可信计算的目标:
- 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信性
- 现阶段:确保系统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存储,平台可信性远程证明
2)可信计算用途:
- 数字资产保护
- 身份认证
- 系统完整性保护
3)基本思想:
首先建立一个信任根,再建立一条信任链。从信任根开始到可信硬件平台、到可信操作系统、再到可信应用系统,一级度量一级,一级信任一级。从而把这种信任扩展到整个计算机系统。
1.3 可信计算的关键技术
1)信任根技术
信任根是系统可信的基础和出发点,信任根的可信性由物理安全、技术安全和管理安全共同确保。
可信计算组织TCG认为一个可信计算平台必须包含3个信任根(分别对应可信计算的三大基本功能)
- 可信测量根RTM(root of trust for measurement)
- 可信存储根RTS(root of trust for storage)
- 可信报告根RTR(root of trust for reporting )
2)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
该技术旨在为计算机设备提供基于硬件的安全相关的功能。
“TCG设计TPM的目的是给漂浮在软件海洋中的船只──客户终端,提供一只锚。”
3)信任链技术
信任链:从信任根开始到硬件平台、到操作系统、再到应用,一级度量一级,一级信任一级。
- 用Hash函数来度量平台的启动序列和软件的完整性。
- 在TPM内部设置一些平台配置寄存器(Platform Configuration Register,PCR),用于存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