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进军手机力挺Linux

本文探讨了手机作为重要终端的市场潜力及IT制造商的竞争态势。分析了Google在技术创新和挑战微软垄断方面的作用,并讨论了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发展趋势,特别是Windows和Linux在手机平台上的竞争,以及Google Android可能带来的影响。
手机无疑是继PC以后,最有市场潜力的终端,所有IT(甚至还有家电)制造商都不希望再犯当年IBM和APPLE对PC的判断失误。
 
Google作为Nasdaq第一高价股,在资本市场的风光无限缘于其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以及对既有技术垄断的挑战。大家都知道,Google是一家不怎么使用微软技术的高科技公司,由于其产品线对微软的针对性(比如Gmail对Hotmail、Gtalk对MSN),在国外高举反微软垄断大旗和开源的大环境下,Google越来越被看成微软的最大对手。
 
微软在PC桌面的垄断地位几乎是难以撼动的,但随着IE7正版认证机制的实施(现在微软已纠正失误,推出了非认证的版本),让Mozilla Firefox(火狐)的市场份额突破了10%。无可否认,除了微软的固步自封外,Firefox对W3C的良好支持,优异的性能以及开放的构架(因此得到丰富的第三方插件),都为大家找到了对付微软这个巨人的路子。而Firefox的成功,后面其实还是有Google资本和技术在支持的。
 
Linux在服务器领域无疑是成功的,它已经让前辈Unix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严重挤压,但其在桌面推广方面,和APPLE的MAC一样,仍然只是在特定的用户群中流行,并没有被广大普通用户接受。
 
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目前是Symbian、Windows Mobile(CE)、Linux为主流,Symbian虽然占有最大的份额,但本人对其前景并不太看好。随着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向掌上智能终端转型,Windows和Linux将是最有力的竞争者。Windows主要得益于其和桌面Windows的兼容和易用性,而Linux由于其高效和稳定,以及“网络即计算机”时代的来临,加上浏览器和Web技术的发展,使Google这样的公司有机会在手机上大显身手。由于Google搜索、Gmail邮箱、Google Earth等产品有大量的爱好者,Google手机(软件)很有可能引发iPhone上市的热潮。
 
对于Linux来说,如果Google Android在手机上扎下根并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也许是其打入个人PC和手持终端的绝好时机。开发语言Python因Google的使用而声名大噪,Linux虽然成名已早,或许通过Google手机开始真正落地,进入普通用户的视线。
附2006年10月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
评论 2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