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时代商业革命,大数据金融行业应用发展分析

本文探讨了金融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前景、类型、应用场景及挑战。金融行业数据量巨大,涵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但在数据治理、整合与安全方面面临挑战。大数据在营销分析、风险控制等领域已取得进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金融大数据将继续推动行业创新,助力金融机构提升决策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但需解决数据资产管理、技术应用和安全规范等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导读

从IT时代到DT时代,本文将从金融行业大数据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及前景、数据类型分析、应用场景、实际案例等方面简要分析大数据在金融行业应用发展。

IT时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而DT(Datatechnology)时代,它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这两者之间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技术的差异,但实际上是思想观念层面的差异。未来,包括数据处理、综合处理、语音识别、商业智能软件等在内的大数据服务,将成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重点。

2530112-cced42ebb427f0d5.jpg

金融行业数据资源丰富,数据应用由来已久。从发展特点和趋势来看,金融数据与其他跨领域数据的融合应用正不断强化,金融行业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开放正在成为趋势。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分析能力,正在成为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而针对金融机构转型,目前移动互联网化及大数据技术的迅速普及则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利好可能。

金融大数据发展现状

数据容量大,涵盖范围广

在大数据时代,金融业数据迅速膨胀并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态势。由于行业特性,银行业在长期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了海量数据。从数据涵盖范围来看,数据类型包括以工资、公积金、消费贷款等为代表的结构化数据和以文档、图片、音像和地理位置信息等种类繁多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以银行业为例,每创收100万美元,会平均产生820GB的数据,数据强度高踞各行业之首,而在相同创收条件下,电信、保险和能源行业数据强度分别为490GB、150GB和20GB,由此可知金融业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2530112-3d165ee944d60917

数据处理复杂,充分挖掘困难

商业银行数据体量庞大,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

(1)数据治理体系化建设匮乏。现阶段商业银行尚未形成系统的数据治理方法和体系,缺乏有效的数据分类、整理和加工。

(2)数据资源管理整合度不高,内部可用信息使用率低下。当前商业银行的数据在组织内部处于割裂状态,缺乏顺畅的共享机制,难以实现数据的有效整合和使用。

(3)数据内容复杂多样,难以充分挖掘数据资源潜在价值。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非结构化数据占比不断上升,数据构造方法重复率高,且关系复杂。

数据资产化,应用场景丰富

国内商业银行现处于数据资产化、产业化的起步阶段,且银行运用大数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皙姑娘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