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死锁,我们会给分布式锁加一个过期时间,但是万一这个时间到了,我们业务逻辑还没处理完,怎么办?
这是一个分布式应用里很常见到的需求,关于这个问题,有经验的程序员会怎么处理呢,今天的文章,V 哥来详细说一说,把这个问题彻底讲清楚。开干!
首先,我们在设置过期时间时要结合业务场景去考虑,尽量设置一个比较合理的值,就是理论上正常处理的话,在这个过期时间内是一定能处理完毕的。
之后,我们再来考虑对这个问题进行兜底设计。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法有两种:
-
守护线程“续命”:额外起一个线程,定期检查线程是否还持有锁,如果有则延长过期时间。Redisson 里面就实现了这个方案,使用“看门狗”定期检查(每1/3的锁时间检查1次),如果线程还持有锁,则刷新过期时间。
-
超时回滚:当我们解锁时发现锁已经被其他线程获取了,说明此时我们执行的操作已经是“不安全”的了,此时需要进行回滚,并返回失败。
同时,需要进行告警,人为介入验证数据的正确性,然后找出超时原因,是否需要对超时时间进行优化等等。下面V哥分别用案例来介绍以上两种解决方法。对于进一步理解比较有帮助,请继续往下看。
守护线程“续命”
Redisson 是一个基于 Java 的 Redis 客户端库,它提供了多种分布式数据结构和服务,包括实现为 Redisson 对象的分布式锁。使用 Redisson 可以简化分布式锁的实现和管理,特别是它的自动续期功能,可以避免锁在业务执行期间过期。
以下是使用 Redisson 库实现自动续期的 Java 案例代码,以及详细流程步骤的解释:
- 添加 Redisson 依赖
首先,需要在项目的 pom.xml 文件中添加 Redisson 的依赖:
xml
复制代码
<dependencies> <!-- 其他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org.redisson</grou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