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线程安全性
如果要编写线程安全的代码,其核心在于要对状态访问操作进行管理,特别是共享的可变状态的访问。
- ‘共享’意味着变量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访问。
- ‘可变’意味着变量的值在他的生命周期中可以发生变化。
要想对象是线程安全的,需要使用同步机制来协同对对象可变状态的访问。
线程安全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正确性。
当多个线程访问某个类时,这个类始终都能表现出正确的行为,那么这个类便是一个线程安全类。
在线程安全类的对象上执行任何串行或并行的操作,都不会使对象处于无效状态。
1.1 无状态对象
对象不包含任何域,也不包含对其他类中域的引用,计算过程中的临时状态仅存在于线程栈的局部变量中,并且只能由这个线程访问。
1.2 线程隔离
不在多个线程中共享状态变量。如(ThreadLoacl、隔离的Task)
1.3 不可变对象
将状态变量修改为不可变变量
1.4 线程同步
在访问状态变量时使用同步策略。
2 线程封闭
线程封闭的对象只能由一个线程拥有,对象被封装在线程中,并且只能由整个线程修改。
2.1 Ad-hoc线程封闭
维护线程封闭性的职责完全由程序实现来承担。
2.1.1 GUI应用程序
几乎所有的GUI工具包都被实现为一个单线程子系统,这意味着所有的GUI操作都将被限制在单个线程中。
Swing的数据结构不是线程安全的,所以必须将操作封装在事件线程中。
2.1.1.1 单线程子系统
串行事件处理
对GUI视图模型或数据模型的操作会被串行化处理。
如果一个任务执行时间很长,那么其他任务必须等待该任务执行结束,因此在事件线程中执行的任务必须尽快将控制权还给事件线程。
如果要在执行某个时间较长的任务时更新进度标识,或者任务完成后提供一个可视化反馈,那么需要再次执行事件线程的代码。
线程封装机制
Swing中的组件以及模型只能在这个事件分发线程中进行创建、修改以及查询。
2.1.1.2 短时间GUI任务
短时间的任务可以将整个操作都放在事件线程中执行。
长时间的任务,应该放到另一个线程中运行。
2.1.1.3 长时间的GUI任务
长时间的任务,必须放在另一个线程中运行。此时可以使用缓存线程池。
在GUI中,线程间的接力是处理长时间任务的经典方法。
- 用户触发动作,将长时间任务提交到线程池中。
- 线程池中的任务运行过程中,需要更新GUI进度,将GUI更新任务提交给事件线程
- 长时间任务运行结束,将运行结果更新任务提交给事件线程。
任务取消
- 线程中断
-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