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概念
网关作为流量的入口,常用功能包括路由转发,权限校验,限流控制等,作为spring cloud推出的第二代网关框架,取代了zuul

秒级处理请求数也很高

参考稳定版文档
大致运行流程如下

当请求到达网关,先断言判断是否符合某个路由规则,如果符合就路由到指定地方,当然这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的过滤,
2. 创建网关模块
创建时直接选中gateway依赖

引入common 依赖

并在启动类上开启服务发现 并启动nacos

3.nacos中创建网关的命名空间

端口改为88

配置nacos地址及命名空间ID

若有找不到数据源配置相关报错,启动类加上如下![]()
启动服务成功后开始准备使用
4.简单示例,后续具体使用可参考文档
(1)适合的断言规则,比如我们使用如下请求参数键跟值满足 red=gree.的话跳到https://example.org

(2)试一试

重启后我们访问,可以看到访问成功

期间报了个错,卡了两小时
记得在 common依赖与 gateway依赖中都排除以下依赖 不然有冲突
<exclusions>
<exclusion>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exclusion>
</exclusions>
68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