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块和对象是三种以不同的方式来保存、整理和呈现数据的存储格式。这些格式各有各的功能和限制。文件存储会以文件和文件夹的层次结构来整理和呈现数据;块存储会将数据拆分到任意划分且大小相同的卷中; 对象存储会管理数据并将其链接至关联的元数据。
块存储
块存储会将数据拆分成块,并单独存储各个块。每个数据块都有一个唯一标识符,所以存储系统能将较小的数据存放在最方便的位置。这意味着有些数据可以存储在 Linux 环境中,有些则可以存储在 Windows 单元中。
块存储通常会被配置为将数据与用户环境分离,并会将数据分布到可以更好地为其提供服务的多个环境中。然后,当用户请求数据时,底层存储软件会重新组装来自这些环境的数据块,并将它们呈现给用户。它通常会部署在存储区域网络 (SAN) 环境中,而且必须绑定到正常运行的服务器。
由于块存储不依赖于单条数据路径(和文件存储一样),因此可以实现快速检索。每个块都独立存在,且可进行分区,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系统进行访问,这使得用户可以完全自由地配置数据。它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方式,且易于使用和管理。它适用于要执行大型事务的企业和部署了大型数据库的企业。这意味着,需要存储的数据越多,就越适合使用块存储。
块存储有一些缺点。块存储的成本高昂。它处理元数据的能力有限。
操作对象:磁盘
存储协议:SCSI、iSCSI、FC
接口命令:以SCSI为例,主要有Read/Write/Read Capacity
存储架构:DAS、SAN
文件存储
文件存储也称为文件级存储或基于文件的存储,数据会以单条信息的形式存储在文件夹中。当需要访问该数据时,计算机需要知道相应的查找路径。存储在文件中的数据会根据元数据来进行整理和检索,这些元数据会告诉计算机文件所在的确切位置。
请试想一下塞满文件柜的储藏室。每个文档都会按照某种类型的逻辑层次结构来排放 ——按文件柜、抽屉、文件夹,然后再是纸张。“分层存储”这个术语就是这么来的,而这就是文件存储。它是适用于直接和网络附加存储(NAS)系统的最古老且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当访问保存在个人计算机上的文件中的文档,就是在使用文件存储。文件存储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几乎可以存储任何内容。它非常适合用来存储一系列复杂文件,并且有助于用户快速导航。
问题是基于文件的存储系统必须通过添置更多系统来进行横向扩展,而不是通过增添更多容量来进行纵向扩展。
操作对象:文件和文件夹
存储协议:NFS、SAMBA(SMB)、POSIX
接口命令:以NFS为例,文件相关的接口命令包括:READ/WRITE/CREATE/REMOVE/RENAME/LOOKUP/ACCESS 等;文件夹相关的接口命令包括:MKDIR/RMDIR/READDIR 等
存储架构:N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