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本知识
##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 ············ 对应 一个表
元组:表中的一行 ············对应 一行
属性:表中的一列,相当于记录中的一个字段了 ············对应 列
关键字:可唯一标识元组属性或属性集,也可称为关键或主码 ····· 对应 主码 表示唯一行的 一个或者多个属性
分量:元组的一个属性值 ··························一列的一个属性
关系数据模型:是若干关系模式的集合,二维表表示尸体集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库,称为关系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关系数据库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库。
####
等值连接:不去掉重复的属性
自然连接:去掉重复的属性
广义迪卡儿积:×起来 任何属性不合并不去 2行2列*2行2列=4行4列的那种
###
数据库特点
数据的结构化强
数据的共享性好,冗余度低
数据的独立性高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
####
数据结构:关系型(关系) 网状(图) 层次性(树(二叉树))
####
DBMS作用{数据的安全性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
数据库三大模式
内模式(存储模式)一个
外模式(子模式)多个 用户视图
模式(逻辑模式)一个 逻辑视图
####
三级模式二级映射特点
保证数据的独立性
简化用户接口
有利于数据共享
有利于数据安全保密
####
数据库技术采用分级方法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为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 1管理规范性 2数据独立性
####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 是指 数据和应用程序的的独立性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逻辑数据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
数据库的最大特点:
数据库三级抽象(模式) (内模式外模式模式) 数据库的二级独立性 内模式/模式→确定物理独立性 模式/外模式→确定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分为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
关系型数据模型的操作与完整性约束:
1实体完整性规则
2参照完整性规则
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规则 也成 域完整性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