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知识点整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关系、元组、属性、关键字等,阐述了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还讨论了数据库的连接操作如等值连接和自然连接,以及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射,强调了数据独立性和DBMS的作用。此外,提到了数据库的三大模式,以及关系型数据模型的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数据库基本知识

 ##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                                            ············ 对应 一个表

元组:表中的一行                                                         ············对应  一行

属性:表中的一列,相当于记录中的一个字段了                 ············对应  列

关键字:可唯一标识元组属性或属性集,也可称为关键或主码 ····· 对应 主码 表示唯一行的 一个或者多个属性

分量:元组的一个属性值                                   ··························一列的一个属性

关系数据模型:是若干关系模式的集合,二维表表示尸体集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库,称为关系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关系数据库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库。

 

 ####

等值连接:不去掉重复的属性

自然连接:去掉重复的属性

广义迪卡儿积:×起来  任何属性不合并不去 2行2列*2行2列=4行4列的那种


###

数据库特点

 

         数据的结构化强

         数据的共享性好,冗余度低

         数据的独立性高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

 ####

数据结构:关系型(关系)  网状(图)  层次性(树(二叉树))

####

DBMS作用{数据的安全性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

数据库三大模式

  内模式(存储模式)一个 

  外模式(子模式)多个 用户视图

  模式(逻辑模式)一个  逻辑视图

 ####

三级模式二级映射特点

  保证数据的独立性

  简化用户接口

  有利于数据共享

  有利于数据安全保密

 ####

数据库技术采用分级方法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为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  1管理规范性  2数据独立性

 ####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  是指 数据和应用程序的的独立性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逻辑数据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

数据库的最大特点:

                   数据库三级抽象(模式) (内模式外模式模式)  数据库的二级独立性  内模式/模式→确定物理独立性        模式/外模式→确定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分为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

关系型数据模型的操作与完整性约束:

  1实体完整性规则

 2参照完整性规则

  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规则   也成 域完整性规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