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部分关于闭包的例子如下:
function test()
local i=0
return function()//尾调用
i = i + 1
return i
end
end
c1=test()
c2=test()//c1,c2是建立在同一个函数,同一个局部变量的不同实例上面的两个不同的闭包
//闭包中的upvalue各自独立,调用一次test()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闭包
print(c1()) -->1
print(c1()) -->2//重复调用时每一个调用都会记住上一次调用后的值,就是说i=1了已经
print(c2()) -->1//闭包不同所以upvalue不同
print(c2()) -->2
可以看到尾调用是直接return一个匿名function,我尝试返回一个非全局函数,发现这样子也是可以的:
--定义一个全局的newTest函数
function newTest()
print("call global function newTest")
return 1
end
function test()
local i = 0
local function newTest()
i = i + 1
return i
end
return newTest
end
这样也可以:
function test()
local i = 0
local newTest = function()
i = i + 1
return i
end
return newTest
end
lua有一个尾调用机制,正确的尾调用是不消耗任何栈空间,它类似于goto函数。**尾调用的定义就是当一个函数的调用是另一个函数的最后一个动作时。**尾调用也让迭代器和闭包没有额外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