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在以K8S为代表的云原生交付体系下,面向终态的声明式操作逐步替代了早期的面向过程式的运维模式,经典的故障驱动型治理模式,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强调是否产生故障或事件大过服务质量本身。随着运维精细化的演进和架构治理需要,我们需要一种贴合云原生、更普适和体系化的模式来驱动日常运维。

同时,围绕云原生的应用生态已然成为了当下最主流的交付模式,企业上云也是快速开展业务和节约成本的最佳选择。企业上云之后可以不用关心底层的网络结构、计算资源、存储、中间件、负载均衡等技术细节和实现,只要专注于业务逻辑的研发即可。显然,上云提效的同时也失去了对于底层基础设施能力的掌控力。基础设施能力不透明、云厂商操作不可见,对于上层业务系统的稳定性都是巨大的风险隐患。因此,云服务质量的公开、透明化是企业选择上云与否以及选择哪家云厂商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另外,组织协调也需要共同的目标。在应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存在不同的角色分工,比如研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97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