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持续更新敬请关注,阅读原文体验更加哦
原文链接
Java基础系列01–Java介绍
Java基础系列02–常量变量
Java基础系列03–数据类型转换,运算符
Java基础系列04–选择语句,循环语句
Java基础系列05–数组
Java基础系列06–方法
类型转换
数据类型转换:Java程序中要求参与计算的数据,必须要保证数据类型的一致性,如果数据类型不一致将发生类型的转换。
类型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1.自动转换。2.强制类型转换。
1.自动转换:将取值范围小的类型自动提升为取值范围大的类型。这里以int和byte为例。当一个int类型的变量和一个字节型的变量运算时,byte类型会自动提升为int类型,所以运算结果还是int类型。其它同理。
转换规则:范围小的类型向范围大的类型提升。byte、short、char运算时直接提升为int 。
2.强制转换:将取值范围大的类型强制转换成取值范围小的类型。自动转换是Java自动执行的,而强制转换需要我们自己手动执行。
转换格式: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数据类型)被转数据值;(如:int a = (int)3.14)。
运算符
1.算数运算符
运算符:对常量或者变量进行操作的符号。
表达式:用运算符把常量或者变量连接起来符合java语法的式子就可以称为表达式。不同运算符连接的表达式体现的是不同类型的表达式
Java中,整数使用以上运算符,无论怎么计算,也不会得到小数
2.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就是将符号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注意:一般等同不是完全等同。a += 10与a = a+10的区别在于,前者包含强制类型转换(其它的同+=)。举例:short a=1; a = a+1;这个在类型转换中说过,a+1的结果类型是int型,而a是short型所以会出现编译错误。但short a=1; a += 1;就没有问题。这里就等同于a = (short)(a+1)。
自增自减运算符
变量在独立运算时,前++和后++没有区别。如:i++,++i都是表示i的值加1。(–同++)。
但在混合运算中前++和后++有区别。前加加表示变量值先加1再进行运算,后加加表示先进行运算,变量值再加1。如果i=1,a=i++,运算结果为a=1,i=2。如果i=1,a=++i,运算结果为a=2,i=2。
关系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有6种关系,分别为小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
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把各个运算的关系表达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复杂的逻辑表达式,以判断程序中的表达式是否成立,判断的结果是 true 或 false。
三元运算符
三元运算符格式: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布尔类型表达式?结果1:结果2
若布尔类型表达式结果是true,三元运算符整体结果为结果1,赋值给变量。若布尔类型表达式结果是false,三元运算符整体结果为结果2,赋值给变量。例如:int a = 1>2 ? 3 : 4;因为1>2结果是false,所以a为结果2的值4.所以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