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风和日丽的下午,正在奋力的码砖中,忽然同事看了一眼我的代码说你为什么要用trycatch呢?引发了我的深思
-
问题:为什么要用trycatch
-
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我将跟持久层交互的那段代码用trycatch包起来了,主要是怕出了异常察觉不了,后来我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资料,终于明白了
-
结果:异常被吞掉是指:运行是的代码发生的异常被catch捕捉住,并且不对事务做显式提交(或其他应该做的操作如关闭资源,手动提交等)
-
spring的实务是调用业务方法之前开始,业务方法执行完毕之后来执行commit or rollback(Spring默认取决于是否抛出runtime异常),如果业务代码抛出的异常没有用trycatch捕捉的话,spring实务会回滚
-
一般不需要在业务方法中catch异常,如果非要catch,在做完你想做的工作后(比如关闭文件等)一定要抛出runtime exception,否则spring会将你的操作commit,这样就会产生脏数据.所以你的catch代码是画蛇添足。
-
整个包裹起来,则这个业务方法也就等于脱离了spring事务的管理,因为没有任何异常会从业务方法中抛出!全被捕获并吞掉,导致spring异常抛出触发事务回滚策略失效。
-
不过,如果在catch代码块中采用页面硬编码的方式使用spring api对事务做显式的回滚,这样写也未尝不可。
try {
userDao.save(user);
userCapabilityQuotaDao.save(capabilityQuota);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
- 在catch语句中最后增加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语句,以便让aop捕获异常再去回滚,并且在service上层(webservice客户端,view层action)要继续捕获这个异常并处理
try {
userDao.save(user);
userCapabilityQuotaDao.save(capabilityQuota);
} catch (Exception e) {
TransactionAspectSupport.currentTransactionStatus().setRollbackOnly();
}
- TransactionAspectSupport.currentTransactionStatus().setRollbackOnly();语句,手动回滚,这样上层就无需去处理异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