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与Github的使用(ubuntu)

本文详细介绍了Git的基本概念,包括安装配置、SSH密钥设置、基本操作如初始化仓库、生成快照和提交,以及分支管理和团队协作流程等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Git的简介

Git是2005年Linus Torvalds 为了帮助管理 Linux(R) 内核开发而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版本控制软件,正如所提供的文档中说的一样:

Git 是一个快速、可扩展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命令集,对内部系统提供了高级操作和完全访问。

Git的安装与配置

安装Git

ubuntu 10.04源里有Git,直接用yum,apt-get安装即可。安装后直接使用即可,一些初始化的信息在下面有介绍。

配置ssh-key

Github使用ssh tunnel(加密通道,不做介绍了)。因此要先产生一枚ssh-key 上传到Github上。

$ ssh-keygen -C 'your@email.address' -t rsa

然后确认默认路径,再连续输入2次密码(直接回车则密码为空)即可。 (备注1)

Github注册及Git的简单操作

http://github.com(支持汉语),注册后帐号右上角有”Your Repositories”,选择”Create One”。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名字后,它会显示出一个创建新项目的小教程。 说一下在本地的一些操作,假设你的代码文档已经存在了 ~/work文件夹中,那么:

Git的初始设置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Your Real Nam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you@email.address

这些是要在以后版本信息里面出现的东西。

初始化Git仓库(init)
$ cd ~/work
$ git init
# 然后会显示:
Initialized empty Git repository in $PROJECT/ .git/

表示在当前目录下闯将了一个.git的隐藏目录,这个就是所谓的Git仓库了。此时的~/work文件夹,我们也改名称之为工作树。

生成快照(take a snapshot)

将工作树中的一些文档存至Git仓库中,并且变成Git仓库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

$ cd ~/work
$ git add .

注意:add 与后面的”.”是有一个空格的,这个”.”表示所有的文档。如果只生成一个文档,则将”.”改为文档名即可。

提交(commit)

所生成的快照被存放到一个临时的存储区域, 称该区域为索引。Git的每次更新都需要提交一次。

$ git commit
# 一般来说都需要对跟新的版本进行说明,则上述命令应为
$ git commit -m "你的版本更新信息"

提交密钥

还记得刚刚生成的密钥吧,现在我们要把它放到github上了

$ cd ~/.ssh
$ ls

会显示”idrsa     idrsa.pub” 两个文件,前一个是私钥,.pub的是公钥。将公钥粘贴到你github帐号中的 SSH Public Keys处即可。 (备注2)

文档忽略

提供了文档忽略机制,Git可以将工作树中你不希望接受 Git 管理的文档信息写到同一目录下的 .gitignore 文件中。以文件”dust”为例:

$ cd ~/work
$ echo "dust" > .gitignore
$ git add .

先叙述这么多,有更多的需要可以到git官网上去查http://git-scm.com

PULL/PUSH

  • git-pull:从远端仓库取回版本更新
  • git-push:可将本地版本更新推送到远端仓库中。

团队开发流程

$ git clone  用户名@IP:目标路径
    # 进行开发
$ git add 改动的文件
$ git commit
$ git pull
    # 解决合并问题
$ git push

push命令只能将代码push到你的分支上。

合并&分支

分支的作用有很多,并行开发多版本,并行开发新功能,测试某个独立功能点等。而这些总结起来,本 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不同版本的代码之间互相影响而当这种影响已经不存在了,就需要合并了

1.产生新分支(名为local):
$ git branch local
2.查看存在多少分支
$ git branch
    local
    * master
3.切换到分支/主文件夹
$ git checkout local
4.分支的合并
$ git checkout master # 将当前分支切换为master
$ git merge local # 将local分支与当前分支合并
5.删除分支
$ git branch d local

备注1

关于ssh命令:

  • -keygen : 产生公开钥 (pulib key) 和私人钥 (private key)。
  • -c : 要求压缩所有资料(包含 stdin, stdout,stderr 和 X11 和 TCP/IP 连接) 压缩演算规则与 gzip 相同
  • -t : 强制配置 pseudo-tty。

备注2

注意:复制的时候要一点不差的拿过去,一个符号一个空格都可能会导致密钥不能使用,其中 Permission denied (publickey). fatal: The remote end hung up unexpectedly 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不能识别密钥而没有权限导致的。

标题基于SpringBoot+Vue的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方法创新点。1.1研究背景意义分析学生交流互助平台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需求及其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国内外在学生交流互助平台方面的研究进展实践应用。1.3研究方法创新点概述本研究采用的方法论、技术路线及预期的创新成果。第2章相关理论阐述SpringBootVue框架的理论基础及在学生交流互助平台中的应用。2.1SpringBoot框架概述介绍SpringBoot框架的核心思想、特点及优势。2.2Vue框架概述阐述Vue框架的基本原理、组件化开发思想及前端的交互机制。2.3SpringBootVue的整合应用探讨SpringBootVue在学生交流互助平台中的整合方式及优势。第3章平台需求分析深入分析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及用户体验要求。3.1功能需求分析详细阐述平台的各项功能需求,如用户管理、信息交流、互助学习等。3.2非功能需求分析对平台的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等非功能需求进行分析。3.3用户体验要求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平台在易用性、美观性等方面的要求。第4章平台设计实现具体描述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的架构设计、功能实现及前后端交互细节。4.1平台架构设计给出平台的整体架构设计,包括前后端分离、微服务架构等思想的应用。4.2功能模块实现详细阐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如用户登录注册、信息发布查看、在线交流等。4.3前后端交互细节介绍前后端数据交互的方式、接口设计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第5章平台测试优化对平台进行全面的测试,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同时进行优化以提高性能。5.1测试环境方案介绍测试环境的搭建及所采用的测试方案,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5.2测试结果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优化的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BiLSTM)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变量多步时间序列预测项目。该项目旨在解决传统时序预测方法难以捕捉非线性、复杂时序依赖关系的问题,通过融合CNN的空间特征提取、BiLSTM的时序建模能力及注意力机制的动态权重调节能力,实现对多变量多步时间序列的精准预测。项目不仅涵盖了数据预理、模型构建训练、性能评估,还包括了GUI界面的设计实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模型的部署、应用领域及其未来改进方向。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特别是对深度学习、时间序列预测及优化算法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和数据科学家。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智能电网负荷预测、金融市场多资产价格预测、环境气象多参数预报、智能制造设备状态监测预测维护、交通流量预测智慧交通管理、医疗健康多指标预测等领域;②提升多变量多步时间序列预测精度,优化资源调度和风险管控;③实现自动化超参数优化,降低人工调参成本,提高模型训练效率;④增强模型对复杂时序数据特征的学习能力,促进智能决策支持应用。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和模型架构解析,还深入探讨了模型优化和实际应用中的挑战解决方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理论实践,逐步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细节,并尝试在自己的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同时,注意数据预理的重要性,合理设置模型参数网络结构,控制多步预测误差传播,防范过拟合,规划计算资源训练时间,关注模型的可解释性和透明度,以及持续更新迭代模型,以适应数据分布的变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