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节点,提供了两套创建节点的方法,同步和异步创建
1)、同步方式:
- 参数1,节点路径(名称);/nodeName(不允许递归创建节点,也就是说在父节点不存在的情况下,不允许创建子节点);
- 参数2,节点内容,要求类型是字节数组(也就是说,不支持序列化方式,如果需要实现序列化,可以使用Java相关的序列化框架,如Hessian、Kryo框架);
- 参数3,节点权限,使用Ids.OPEN_ACL_UNSAFE开放权限即可。(这个参数一般在权限没有太高要求的场景下,没必要关注)
- 参数4,节点类型,创建节点的类型,CreateNode.*,提供了四种:PERSISTENT(持久节点)、PERSISTENT_SEUENTIAL(持久顺序节点)、EPHEMERAL(临时节点)、EPHEMERAL_SEQUENTIAL(临时顺序节点)
2)、异步方式:
- 参数5,注册一个异步回调函数,要实现AsynCallBack.StringCallBack接口,重写processResult(int rc,String path,Object ctx,String name)方法,当节点创建完毕执行此方法。
1、rc:为服务端响应码,0表示调用成功,-4表示端口连接,-110表示指定节点存在,-112表示会话已经过期;
2、path:接口调用时传入API的数据节点的路径参数;
3、ctx:为调用接口传入API的ctx值;
4、name:实际在服务器端创建节点的名称; - 参数6,传递给回调函数的参数,一般为上下文(Context)信息。
二、Watcher、ZK状态、时间类型
1、zookeeper有watch事件,是一次性触发的,当watch监视的数据发生变化时,通知设置了该watch的client,即watcher。同样,其watcher是监听数据发送了某些变化,那么就一定会有对应的事件类型和状态类型。
事件类型:(znode节点相关的)
EventType.NodeCreated
EventType.NodeDataChanged
EventType.NodeChildrenChanged
EventType.NodeDeleted状态类型:(是跟客户端实例相关的)
KeeperState.Disconnected
KeeperState.SyncConnected
KeeperState.AuthFailed
KeeperState.Expired
2、watcher的特性:一次性、客户端串行执行、轻量。
- 一次性:对于ZK的watcher,你只需要记住一点:zookeeper有watch事件,是一次性触发的,当watch监视的数据发生变化时,通知设置了该watch的client,即watcher,由于zookeeper的监控都是一次性的,所以每次都必须设置监控。
- 客户端串行执行:客户端Wacher回调的过程是一个串行同步的过程,这为我们保证了顺序,同时需要开发人员注意一点,千万不要因为一个Watcher的处理逻辑影响了整个客户端的Watcher回调。
- 轻量:WatcherEvent是Zookeeper整个Watcher通知机制的最小通知单元,整个框架结构只包含三部分:通知状态、事件类型和节点路径。也就是说Watcher通知非常的简单,只会告诉客户端发生了事件而不会告知其具体内容,需要客户自己去进行获取,比如NodeDataChanged事件,Zookeeper只会通知客户端指定节点的数据发生了变更,而不会直接提供具体的数据内容。
3、管理工具:与eclipse集成的管理zookeeper工具:zookeeperBrowser
http://www.massedynamic.org/eclipse/upd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