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C语言编译器为什么能够用C语言编写?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所谓C语言编译器,就是把编程得到的文件,比如.c,.h的文件,进行读取,并对内容进行分析,按照C语言的规则,将其转换成cpu可以执行的二进制文件。
其本质在于对文件的读入,分析,及处理。这些操作,C语言都是可以实现的。
所以用C语言来做C语言的编译器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历史上的第一个C语言编译器,肯定不是C语言写的,因为在没有编译器时,无法把C语言转换成可执行文件。只要有了第一版其它语言的编译器,就可以用C语言写编译器了。
那么世界上第一个C语言编译器又是怎么编写的呢?
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C语言历史:
1970年Tomphson和Ritchie在BCPL(一种解释型语言)的基础上开发了B语言,
1973年又在B语言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现在的C语言。
在C语言被用作系统编程语言之前,Tomphson已经使用B语言编写过操作系统。可见在C语言实现以前,B语言已经可以投使用了。
因此第一个C语言编译器的原型完全可能是用B语言或者混合B语言与PDP汇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