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创作】STM32F103内置USB接口作USB Device(CDC MSC等) 板子复位后需要反复拔插USB才能使用的问题

文章介绍了在使用CubeMX配置STM32的USB虚拟串口(CDC)时遇到的问题,即每次程序下载后需重新拔插USB线。问题在于STM32上电默认为USBFullSpeed设备,复位后电脑不会重新枚举。解决方法是通过控制D+D-引脚的电平变化,利用寄存器操作GPIO,在USB设备初始化前拉低这两个引脚,实现电脑对USB设备的重新枚举,避免了频繁拔插数据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前言

        使用CubeMX配置好STM32的USB设备后(我这里使用的是虚拟串口CDC),每下载一次程序就需要重新拔插一下USB线才能使用虚拟串口,我用的type c接口的数据线老是拔插和重新打开串口相当麻烦。于是研究了一下这个问题的原因,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

 二、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般USB连接电脑后,电脑可以通过检查USB的D+引脚来判断USB是否有变化(STM32则对应PA12脚),由于STM32的USB D+ D- 数据线引脚一上电就默认初始化为USB FullSpeed设备,在电脑完成枚举之后如果对设备进行复位(包含重新下载程序),D+ D-电平一般不会发生跳变,因此电脑不会重新对此设备进行枚举。从而造成复位单片机后不重新拔插数据线USB虚拟串口无法使用的问题。

三、解决办法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控制D+ D-引脚的电平变化来实现电脑对USB设备的重新枚举。

  /* USER CODE BEGIN SysInit */

  /* USER CODE END SysInit */

  /* Initialize all configured peripherals */
  MX_GPIO_Init();
  MX_DMA_Init();
  MX_USART1_UART_Init();
  MX_USART2_UART_Init();
  MX_USART3_UART_Init();
  MX_USB_DEVICE_Init();
  MX_TIM1_Init();
  MX_TIM4_Init();
  MX_SPI2_Init();
  MX_IWDG_Init();
  /* USER CODE BEGIN 2 */

        由于项目是通过CubeMX生成的所以我们需要将代码放在USER CODE BEGIN和USER CODE END段内防止下次被CubeMX清空。

        1. 寄存器代码实现       

        为了代码的简短我们操作GPIO使用寄存器来实现,实现方式如下。

  GPIOA->CRH &= 0XFFF00FFF; // 清空PA11 PA12的配置
  GPIOA->CRH |= 0X00033000; // 设置PA11 PA12为推挽输出
  GPIOA->ODR |= 0<<11;      // PA11 输出低电平
  GPIOA->ODR |= 0<<12;      // PA12 输出低电平
  HAL_Delay(10);            // 延迟10ms

         必须将以上代码放在USB设备初始化之前才可以生效。这里我将代码放在了USB设备初始化函数内部的USER CODE段,也可以放在GPIO初始化函数中的末段。

void MX_USB_DEVICE_Init(void)
{
  /* USER CODE BEGIN USB_DEVICE_Init_PreTreatment */
  GPIOA->CRH &= 0XFFF00FFF; // 清空PA11 PA12的配置
  GPIOA->CRH |= 0X00033000; // 设置PA11 PA12为推挽输出
  GPIOA->ODR |= 0<<11;      // PA11 输出低电平
  GPIOA->ODR |= 0<<12;      // PA12 输出低电平
  HAL_Delay(10);            // 延迟10ms
  /* USER CODE END USB_DEVICE_Init_PreTreatment */

  /* Init Device Library, add supported class and start the library. */
  if (USBD_Init(&hUsbDeviceFS, &FS_Desc, DEVICE_FS) != USBD_OK)

        其中控制低电平也可以使用库函数控制如下,模式配置使用库函数就不简短了,这里就不贴代码。

/* 库函数拉低PA11 PA12两个引脚 */
HAL_GPIO_WritePin(GPIOA, GPIO_PIN_11|GPIO_PIN_12, GPIO_PIN_RESET);

        添加好即可免去频繁拔插数据线的困扰了。

<think>嗯,用户现在问的是市面上常见的STM32最小系统板上的USB口的用。我需要先回想一下STM32最小系统板的基本结构。最小系统板通常包括主芯片、电源、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和一些基本的外设接口。用户之前已经问过USB转TTL模块的用,现在转向STM32本身的USB口,可能需要区分这两者的不同。 首先,要明确STM32USB接口USB转TTL模块的区别。USB转TTL主要是用来做串口通信的,而STM32自带的USB口可能有更多功能,比如直接通信、烧录程序或者供电。需要确定用户是否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可能在之前的对话中用户已经接触过USB转TTL,现在想进一步了解开发板上的原生USB口。 然后,我需要考虑STM32USB接口有哪些常见用途。通常,STM32USB口可以用于供电、程序下载(比如通过DFU模式)、USB设备(比如虚拟串口、HID设备)、或者USB主机连接其他外设。需要分点说明,但要注意用户可能的应用场景,比如开发调试、产品原型设计等。 另外,用户提到的是“最小系统板”,这类板子通常设计简洁,所以USB口可能承担多种功能,比如同时供电和通信。需要指出这一点,避免用户混淆。同时,要提醒注意事项,比如不同型号STM32USB功能差异,供电是否足够驱动外设,是否需要安装驱动等。 可能用户的实际需求是,在使用最小系统板时,如何利用USB口简化开发流程,比如无需额外下载器,或者直接与电脑通信。因此需要强调USB口在开发中的便利性,比如免驱虚拟串口、直接调试等。还要注意有些情况下,USB口可能需要配合Bootloader使用,比如通过DFU工具下载程序,这时候需要进入特定的启动模式。 需要检查是否有常见的误区,例如用户可能误以为所有STM32USB口都支持OTG功能,或者可以直接烧录程序而不需要其他工具。这时候要明确说明,某些功能依赖于芯片型号和板载设计,比如是否有USB转串口芯片,或者是否支持USB OTG。 最后,要结构清晰,分点列出用,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举例,比如连接电脑传输数据、模拟USB设备、供电等,确保用户能够理解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方法。同时,提醒用户注意电压匹配、驱动安装等实际问题,避免操失误导致设备损坏。</think>以下是STM32最小系统板上常见USB接口的核心用及使用场景分析: --- ### 一、核心功能 1. **供电与调试一体化** - **5V电源输入**:通过USB口直接为开发板供电(需板载稳压电路转换为3.3V)。 - **免驱虚拟串口**:部分板载USB转串口芯片(如CH340),实现`USB↔UART`通信,替代独立USB-TTL模块。 2. **程序烧录与调试** - **DFU模式下载**:通过`BOOT引脚`设置进入Device Firmware Upgrade模式,直接通过USB更新固件。 - **SWD调试接口供电**:为外部调试器(如ST-Link)提供目标板电源。 3. **USB协议通信** - **设备模式**:实现HID(如键盘/鼠标)、CDC(虚拟串口)、MSC(U盘)等USB设备功能。 - **主机模式**(需OTG支持):连接U盘、蓝牙模块等USB外设。 --- ### 二、典型应用场景 #### 场景1:快速原型开发 - **免工具调试**:通过板载USB虚拟串口直接输出调试日志(例如STM32CubeIDE中`printf`重定向到COM端口)。 - **即即用烧录**:使用STM32CubeProgrammer软件通过USB-DFU模式烧写程序(无需J-Link/ST-Link)。 #### 场景2:USB设备开发 - **USB-CDC通信**:与PC端Python/C#程序交互,实现传感器数据上传或控制指令下发。 - **自定义HID设备**:开发游戏手柄、工业控制器等需要低延迟交互的设备。 #### 场景3:低功耗供电 - 通过USB口为外接传感器模组供电(需注意STM32的5V耐受性,部分IO仅支持3.3V)。 --- ### 三、硬件设计差异 | 设计类型 | 特点 | |-------------------|----------------------------------------------------------------------| | **Type-C全功能** | 支持USB 2.0高速(如STM32F4/F7系列),可扩展OTG功能(需ID引脚检测) | | **Micro-B基础型** | 仅提供供电+虚拟串口,常见于STM32F1/F0系列低成本方案 | | **双USB设计** | 分离通信USB(Type-C)与调试USB(Micro-B),避免端口冲突 | --- ### 四、关键注意事项 1. **电压匹配** - USB供电时需确认板载LDO是否支持5V→3.3V转换(如AMS1117)。 - 直接使用USB的5V引脚驱动外设可能导致STM32损坏。 2. **驱动兼容性** - 虚拟串口需安装CH340/CP2102驱动,DFU模式需安装`STM32 DFU驱动`。 - Windows 11可能需手动禁用驱动程序签名强制验证。 3. **Bootloader限制** - 出厂Bootloader可能仅支持特定USB协议,自定义协议需重写USB库(如使用STM32CubeMX配置)。 --- ### 示例: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 1. **烧录流程** - 短接`BOOT0`跳线帽→USBSTM32CubeProgrammer选择DFU模式→烧录`.hex`文件。 2. **串口通信** ```c // CubeMX配置USART1 + USB CDC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Hello via UART!", 15, 1000); CDC_Transmit_FS("Hello via USB!", 14); ``` 通过合理利用STM32USB接口,开发者可大幅简化嵌入式系统的调试与交互设计。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