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学习之路—Promise、promise.all()和promise.race()

本文介绍了Promise用于解决异步回调问题,详细讲解了Promise的状态变化、then()的使用以及错误处理。同时,讨论了Promise.all()批量执行和Promise.race()的竞争条件,帮助理解如何优雅地处理异步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romise

1. 什么是 promise ?

1、主要用于异步计算
2、可以将异步操作队列化,按照期望的顺序执行,返回符合预期的结果
3、可以在对象之间传递和操作promise,帮助我们处理队列

异步回调的问题:
  • 之前处理异步是通过纯粹的回调函数的形式进行处理;
  • 很容易进入到回调地狱中,剥夺了函数return的能力;
  • 问题可以解决,但是难以读懂,维护困难;
  • 稍有不慎就会踏入回调地狱 - 嵌套层次深,不好维护;

回调地狱如下:

 <script>
        // promise  ——   一种异步编程的解决方案

        function func(cb) {
            setTimeout(() => {
                cb && cb();
            }, 1000)
        }

        func(() => {
            console.log(1);
            func(() => {
                console.log(2);
                func(() => {
                    console.log(3);
                    func(() => {
                        console.log(4);
                        func(() => {
                            console.log(5);
                        });
                    });
                });
            });
        });
    </script>

一般情况我们一次性调用API就可以完成请求。
有些情况需要多次调用服务器API,就会形成一个链式调用,比如为了完成一个功能,我们需要调用API1、API2、API3,依次按照顺序进行调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回调地狱的问题;

promise

  • promise是一个对象,对象和函数的区别就是对象可以保存状态,函数不可以(闭包除外);
  • 并未剥夺函数return的能力,因此无需层层传递callback,进行回调获取数据;
  • 代码风格,容易理解,便于维护;
  • 多个异步等待合并便于解决;
详情:
<script>
    //promise
    //创建promise对象的实例时,构造函数需要接收一个函数作为参数
    //该函数需要接收两个函数作为参数
    //resolve  函数
    //reject   函数
    /*promise状态:
        pending   进行中
        fullfilled  已成功     resolved  成功     执行 resolve函数
        rejected    已失败     rejected  失败     执行 reject函数
    */
    let p=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异步请求
      setTimeout(()=>{
        console.log('run');
        // resolve();//成功了
        reject();
      },100);
    });

    // console.log(p);
    //then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resolve函数的实现
    //then方法的第二个参数是reject函数的实现
    p.then(()=>{
      console.log('sucess');
    },()=>{
      console.log('error');
    });
  </script>
  • resolve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即从 pending 变为 resolved),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reject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 promise有三个状态:
    1、pending[待定]初始状态
    2、fulfilled[实现]操作成功
    3、rejected[被否决]操作失败
    当promise状态发生改变,就会触发then()里的响应函数处理后续步骤;
    promise状态一经改变,不会再变。
  • 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
    从pending变为fulfilled
    从pending变为rejected。
    这两种情况只要发生,状态就凝固了,不会再变了。
解决上面回调地狱:
<script>
        // promise 解决回调地狱
        function func2()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
                }, 1000)
            })
        }

        func2().then(() => {
                console.log(10);
                return func2()
            }).then(() => {
                console.log(20);
                return func2()
            })
            .then(() => {
                console.log(30);
                return func2()
            })
            .then(() => {
                console.log(40);
                return func2()
            })
            .then(() => {
                console.log(50);
                return func2()
            })
    </script>

结论:
promise作为队列最为重要的特性,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成了一个promise队列之后,我们可以把他作为一个变量传递到其他地方。

假如在.then()的函数里面不返回新的promise,会怎样?
.then()

1、接收两个函数作为参数,分别代表fulfilled(成功)和rejected(失败)
2、.then()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所以它可以链式调用
3、当前面的Promise状态改变时,.then()根据其最终状态,选择特定的状态响应函数执行
4、状态响应函数可以返回新的promise,或其他值,不返回值也可以我们可以认为它返回了一个null;
5、如果返回新的promise,那么下一级.then()会在新的promise状态改变之后执行
6、如果返回其他任何值,则会立即执行下一级.then()

.then()里面有.then()的情况

1、因为.then()返回的还是Promise实例
2、会等里面的then()执行完,再执行外面的

Promise错误处理:

Promise会自动捕获内部异常,并交给rejected响应函数处理。
1、第一种错误处理

		<script>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throw new Error('bye')
                }, 2000)
            }).then((val) => {
                console.log(val)
            })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error)
            })
         </script>

2、第二种错误处理

		<script>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
                setTimeout(() => {
                    reject('bye1')
                }, 2000)
            }).then((val) => {
                console.log(val)
            }),(err => {
                console.log('Error', err)
            })
         </script>
总结:

第一种:throw new Error(‘错误信息’).catch( () => {错误处理逻辑})
第二种:reject(‘错误信息’).then(() => {}, () => {错误处理逻辑})
推荐使用第一种方式,更加清晰好读,并且可以捕获前面所有的错误(可以捕获N个then回调错误)

Promise.all() 批量执行

Promise.all([p1, p2, p3])用于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返回的实例就是普通的promise
它接收一个数组作为参数
数组里可以是Promise对象,也可以是别的值,只有Promise会等待状态改变
当所有的子Promise都完成,该Promise完成,返回值是全部值得数组
有任何一个失败,该Promise失败,返回值是第一个失败的子Promise结果

//切菜
//Promise.all([p1, p2, p3])用于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返回的实例就是普通的promise
    function cutUp(){
        console.log('开始切菜。');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做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切菜完毕!');
                resolve('切好的菜');
            }, 1000);
        });
        return p;
    }

    //烧水
    function boil(){
        console.log('开始烧水。');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做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烧水完毕!');
                resolve('烧好的水');
            }, 1000);
        });
        return p;
    }

    Promise.all([cutUp(), boil()])
        .then((result) => {
            console.log('准备工作完毕');
            console.log(result);
        })

效果:
Promise.all()效果图

Promise.race()

Promise.race() 类似于Promise.all() ,区别在于它有任意一个完成就算完成。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I\`m p1 ')
        }, 1000)
    });
    le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I\`m p2 ')
        }, 2000)
    });
    Promise.race([p1, p2])
        .the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Come on with the rain,I’ve a smile on my face.

### Promise.all Promise.race 的区别与使用场景 #### 1. **Promise.all 的用法** `Promise.all` 方法用于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它会在所有传入的 Promise 都成功完成后才返回一个包含所有结果的数组[^3]。如果其中任何一个 Promise 被拒绝(rejected),则 `Promise.all` 会立即返回被拒绝的值,并忽略其他 Promise 的执行结果。 ```javascript let p1 = Promise.resolve('成功了'); let p2 = Promise.resolve('success'); Promise.all([p1, p2]).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输出: ['成功了', 'success']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 如果其中一个 Promise 被拒绝,则 `Promise.all` 会直接进入 `catch` 分支,并输出第一个被拒绝的错误信息[^3]。 ```javascript let p1 = Promise.resolve('成功了'); let p2 = Promise.reject('失败'); Promise.all([p1, p2]).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输出: '失败' }); ``` #### 2. **Promise.race 的用法** `Promise.race` 方法同样接受一个 Promise 实例的数组作为参数,但它会返回第一个完成的 Promise 的结果,无论这个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2]。一旦有一个 Promise 完成,其余的 Promise 将被忽略。 ```javascript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500, 'A')); le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100, 'B')); Promise.race([p1, p2]).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输出: 'B',因为 p2 更快完成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 如果第一个完成的 Promise 是被拒绝的,则 `Promise.race` 会直接进入 `catch` 分支[^2]。 ```javascript let p1 = Promise.reject('Error'); let p2 = Promise.resolve('Success'); Promise.race([p1, p2]).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输出: 'Error',因为 p1 更快完成 }); ``` #### 3. **Promise.all Promise.race 的区别** - **执行方式**: - `Promise.all` 等待所有 Promise 都完成,才会进入 `then` 分支[^3]。 - `Promise.race` 只需要一个 Promise 完成就会触发回调,无需等待其他 Promise[^2]。 - **返回结果**: - `Promise.all` 返回一个包含所有 Promise 结果的数组[^3]。 - `Promise.race` 返回第一个完成的 Promise 的结果,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2]。 - **错误处理**: - 在 `Promise.all` 中,只要有一个 Promise 被拒绝,整个操作就会失败并进入 `catch` 分支。 - 在 `Promise.race` 中,第一个完成的 Promise 决定了最终的结果,无论它是成功还是失败[^2]。 #### 4. **使用场景** - **Promise.all 的使用场景**: - 当需要同时发起多个异步请求,并且只有在所有请求都成功完成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时,可以使用 `Promise.all`[^3]。 - 例如:从多个 API 获取数据后进行汇总分析。 - **Promise.race 的使用场景**: - 当需要从多个来源获取相同的数据,并选择最快返回的那个时,可以使用 `Promise.race`[^2]。 - 例如:向多个镜像服务器发送请求,哪个服务器先响应就使用哪个结果。 ### 示例代码 ```javascript // 使用 Promise.all let api1 = fetch('https://api.example.com/data1'); let api2 = fetch('https://api.example.com/data2'); Promise.all([api1, api2]).then((responses) => { return Promise.all(responses.map(response => response.json())); }).then((data) => { console.log(data); // 处理两个 API 的数据 }).catch((error) => { console.error(error); }); // 使用 Promise.race let fastApi1 = fetch('https://fast-api1.example.com/data'); let fastApi2 = fetch('https://fast-api2.example.com/data'); Promise.race([fastApi1, fastApi2]).then((response) => { return response.json(); }).then((data) => { console.log(data); // 使用最快返回的 API 数据 }).catch((error) => { console.error(error);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