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深圳已经发了 2024 年关于鸿蒙软件生态的规划,如果目标达到,过几年很有可能出现 iOS Android 鸿蒙三足鼎立的情况,因此我们客户端程序员有必要储备一下鸿蒙知识。
接下来我将分几篇文章介绍鸿蒙开发的入门、实战和跨平台相关知识,今天这篇文章作为开篇,主要介绍一下鸿蒙开发使用的 IDE 和一个简单工程的项目结构,解决读者在刚接触鸿蒙开发时一脸茫然、无从下手的问题。
IDE

鸿蒙开发的 IDE 叫做 DevEco Studio,它是基于 IntelliJ IDEA Community 的开源版本打造,和 Android Studio 血脉相通,因此做过 Android 开发或者使用过 IDEA 的工程师们切换到鸿蒙开发时,会发现查看项目目录、文件结构、调试/运行、设备选择、日志、命令行等都是相同的位置,像回家一样自然,非常顺滑。
新建项目页面也类似:


上两图是开发鸿蒙和 Android 应用时新建项目的页面,可以看到两者很相似。在鸿蒙中,Ability 类似 Android 的 Activity,IDE 提供了一些典型业务的 Ability 实例工程;另外鸿也提供了类似 JNI 的 NApi 工程,用于开发需要调用 C++ 的项目。
项目结构
当我们使用 DevEco Studio 新建一个鸿蒙项目后,创建的项目长这样:

AppScope
按照上图中从上往下的顺序(忽略前两个文件夹 .hvigor .idea,不重要),第一个比较重要的文件夹是 AppScope:

AppScope 的作用是配置 app 的核心信息,包括唯一标识(bundleName)、版本号、icon 和名称等等。新建项目后我们一般都会修改这些内容,这时候就需要修改上图中的 app.json5 文件。
.json5 是鸿蒙项目中配置文件的格式,这个格式结尾的文件就是配置文件
第二个重要的文件夹是 entry,它是鸿蒙项目的默认入口代码目录,内容比较多我们稍后介绍。
hvigor
第三个文件夹是 hvigor。

hvigor 是鸿蒙项目的构建工具(可以类比 Gradle),支持使用 JavaScript/TypeScript 开发配置脚本。
根目录下的 hvigor 文件夹用来配置构建工具的版本号、用到的插件、执行配置、日志配置、调试配置等信息:

当我们需要升级 hvigor 本身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7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