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相邻像素之间的连贯性,提高算法效率。根据多边形内部点的连续性知:一条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交点中,入点和出点之间所有点都是多边形的内部点。所以,对所有的扫描线填充入点到出点之间所有的点就可填充多边形。
(1)处理对象:非自交多边形(边与边之间除了顶点外无其它交点)
判断扫描线上的点是否在多边形之内,根据多边形区域连续性,分为3个步骤:
– 求出扫描线与多边形所有边的交点;
– 把这些交点的x坐标值以升序排列;
– 对每一对交点间的区域进行填充。
– 第三个步骤是从奇数个交点出发到偶数个交点。如右图,对y=8的扫描线排序x坐标得到的表是(2,4,9,13),然后对交点2与4之间、9与13之间的所有象素点进行填充。
(2)几点规则:
边界上的象素:“左闭右开”,“下闭上开”(将左边界和下边界的点算为内部,而将右边界和上边界算为外部)
顶点:“上开下闭”。
(3)几种特殊情况:
1.扫描线交于一顶点,共享的两条边分另处于扫描线的两边,这时交点只取一个,如扫描线y=3,该点被填充一次。
2. 共享交点的两条边处于扫描线的上方,这时交点取二个,如扫描线y=1,该点被填充一次。
3.共享交点的两条边处于扫描线的下方,这时交点取0个,如扫描线y=9,无交点,不填充。
4.水平边在算法中不起任何作用,可不考虑。
活性边表(提高效率):
为了减少求交的计算量,要利用一条边与相继的两条扫描线的交点的连贯性。在处理一条扫描线时只对活性边(与它相交的多边形的边)进行求交运算。把交点按x增加方向存在一个链表(活性边表)中。
活性边:与当前扫描线相交的边。
活性边表(AEL):按交点x的增量顺序存放在一个链表中,该链表称作活性边表(AEL)。
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GL/glut.h>
static int n;
static int y_max;
static int x_max;
typedef struct Point {
int x;
int y;
} Point1;
static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