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kube-scheduler是集群的调度器,主要任务就是把pod部署到节点上。
自动调度的原则
1.公平性:保证每个可用的节点都可以部署pod
2.资源的高效利用:就是集群当中的资源可以被最大化的使用
3.调度的性能要好:能够对大批量的pod完成调度工作
4.灵活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控制
调度约束机制:list-watch
list-watch机制进行每个组件的协作,保持数据同步、实现组件之间的解耦。
apiserver和组件之间的watch机制
kubelet、controller-manager、scheduler这些都是主动监听apiserver的信息,是根据监听到的信息来做出指定的动作,然后再传给apiserver,然后每一步的动作都会通过apiserver传到etcd里。
调度过程的默认算法
1.预算策略
预算策略就是先对节点的条件进行过滤
预算的算法
1. pod的资源适应性:节点上是否有资源能够满足pod请求的资源
2. pod的主机适应性:如果指定了节点,那么要检查集群当中是否有满足要求的节点可供部署
3. pod的主机端口适应性:它会检查节点上使用的端口是否与pod请求的端口冲突
4. pod与主机磁盘的适应性:就是每个pod之间的挂载不能冲突
如果预算条件不满足,pod会进入pending状态
2.优选策略
优选策略就是根据过滤出来的节点选择一个最优的节点
优选的算法
1. 最低请求优先级:它通过计算节点上的cpu和内存的使用率,来确定节点的权重。使用率越低权重就越大,那么就越会被选中作为部署节点。它倾向于选择资源利用率占用较少的节点。
2. 平衡资源分配:它也是根据节点上的cpu和内存的使用率,来确定节点的权重。它的权重是按照cpu和内存之间的使用率的比率,两个使用率越接近越好。(1:1)
3. 镜像本地性优先级:如果节点在本地已经有了需要的镜像,分配的概率更大。
*用户定制节点部署
1.强制性节点部署
nodeName:强制性的选择一个节点,不再需要调度器和算法,直接部署即可。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1
name: nginx
spec:
replicas: 3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1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1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22
nodeName: node01
2.节点标签部署(匹配机制)
就是只要标签匹配都可以部署。
kubectl get nodes --show-labels 查看节点标签
注:标签的格式是键值对形式,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标签,每个标签以 ,隔开
标签的增删改查
查看标签 kubectl get nodes --show-labels
创建标签 kubectl label nodes node01 test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