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笔记仅仅只是对内容的整理和自行消化,并不是完整内容,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一、集合
在之前提到,哈希表主要是用来判断给定的整数是否存在于给定的数据中。而在上一节中我们使用了数组,通过索引来实现哈希表的功能。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集合的相关操作。
集合 set 也是一种数据结构,和数学中的集合类似,它用于存储一组不重复的元素,并且不保证集合中元素的顺序。在 Python 中,可以使用 { } 来创建集合,元素与元素之间使用逗号分隔。或者也可以使用 set ( ) 函数创建集合,或者是列表转为集合。
# 创建集合
my_set = {1,2,3}
# 使用 set() 创建空集合
my_set2 = set()
# 列表转集合
my_set3 = set([1,2,3])
在集合的操作中,最常见的是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在集合中和去除列表中的重复元素。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在集合中,我们可以采用关键字 in 。而去除重复元素,我们可以先将列表转换为集合,再将集合转换为列表,中间过程去除了重复元素。
set_1 = {1,2,3}
# 判断元素是否在集合中
if 1 in set_1:
print("True!")
# 去除重复元素
list_1 = [1,1,2,3,4,4,5,5,6]
set_2 = set(list_1) # 将列表转换为集合
list_2 = list(set_2) # 将集合转换为列表
类似于数学中的操作,集合还支持求并集、交集、差集。
set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