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生涯中,我曾在两家风格迥异的公司担任技术骨干,并在过程中逐步走上了项目管理的兼职之路。对比这两段经历,让我对项目经理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体会。
上一家公司
在上一家公司,老板是典型的技术型管理者。每周一早上,都会组织项目核心成员开会,大家根据上周制定的计划进行逐项汇报,并确定本周的工作目标。老板对项目的关注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不仅紧盯进度,也亲自参与产品需求的讨论和分析。我作为研发人员,也频繁参加需求评审会议,从老板的讲解中不断提升对产品和业务的理解。虽然节奏紧张,但整个项目流程规范,大家对目标清晰一致,沟通也很高效。
现在的公司
而在现在的公司,情况则完全不同。老板属于市场型风格,对技术项目的关注度不高,不会经常参与团队例会,偶尔会看看大家的项目周报。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导致我几乎独自承担起项目管理的重任。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开发、工程和生产等多个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对项目的认识严重脱节。
尤其是在首个产品立项初期,团队对产品的开发难度估计不足,制定的目标过于理想化,导致项目计划一再延误。我在中间费了不少力气协调资源、调整进度,并不断与各方沟通,才勉强维持项目推进。
总结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项目经理不仅要掌握进度控制、资源调配等硬技能,更要有足够的沟通能力和全局视角,去弥补组织架构中可能存在的管理空白。虽然最初只是“兼职”担任项目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已经不再局限于研发,而是向项目负责人靠拢。
从技术骨干转向项目管理,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空间,也更清楚未来的职业方向。这条“兼职”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也让我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