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冒泡----------------------
父子级标签 都绑定命令 (事件属性相同)
通过 return false 来阻止 (阻止默认行为 / 阻止表单提交 合并写法)
通过 event.stopPropagation() 来阻止(不常用)
----------------------------事件委托-----------------------
事件委托就是利用冒泡的原理,把事件加到父级上,通过判断事件来源的子集,执行相应的操作,
事件委托首先可以极大减少事件绑定次数,提高性能;其次可以让新加入的子元素也可以拥有相同的操作。
// $('ul').delegate(事件发生在哪,事件属性,匿名函数)
// 作用:1、提高代码执行效率;2、给未来元素绑定命令
$('ul').delegate('li', 'click', function () {
alert($(this).html())
})
// 单纯的给未来元素绑定命令:$('li').on(事件属性,匿名函数)
----------------------------节点操作-----------------------
节点 ==标签 == 标记 == 元素
DOM : 网页文档的根/根标签 -- html 标签
追加节点: 同级追加 和子集追加 (前面 后面)
步骤 : 1, 声明变量保存节点数据: 2,使用追加函数追加节点
ul子级追加(ul>li)
结尾追加
$li.appendTo($('ul'))
$('ul').append($li)
开头追加
$li.prependTo($('ul'))
$('ul').prepend($li)
剪切赋值到之前
$div.insertAfter($('ul'))
$('ul').after($div)
剪切复制到之后
$div.insertBefore($('ul'))
$('ul').before($div)
删除节点
$('ul').remove()
$('ul').empty()
----------------------------------------ajax-------------
异步, 局部刷新(无刷新)
$.ajax使用方法
常用参数:
1、url 请求地址
2、type 请求方式,默认是'GET',常用的还有'POST'
3、dataType 设置返回的数据格式,常用的是'json'格式,也可以设置为'html'
4、data 设置发送给服务器的数据
5、success 设置请求成功后的回调函数
6、error 设置请求失败后的回调函数
7、async 设置是否异步,默认值是'true',表示异步
-------------------新的写法(推荐):
$.ajax({
url: '/change_data',
type: 'GET',
dataType: 'json',
data:{'code':300268}
})
.done(function(dat) {
alert(dat.name);
})
.fail(function() {
alert('服务器超时,请重试!');
});
---------------$.ajax的简写方式
$.ajax按照请求方式可以简写成$.get或者$.post方式
$.get("/change_data", {'code':300268},
function(dat){
alert(dat.name);
});
$.post("/change_data", {'code':300268},
function(dat){
alert(dat.name);
});
----------------jsonp接口(跨域请求)
开发jsonp的接口,需要获取请求地址中的参数,也就是'callback'键对应的值,
然后将这个值和json数据拼装成一个函数调用的形式的字符串返回,就完成了一个jsonp的接口,
这个键值对是由$.ajax函数自动产生的。
比如:'callback'键对应的值一般是这样的:jQuery1124018787969015631711_1522330257607,所以:
一般接口返回的数据形式:'{"iNum":12,'sTr':'abc'}';
jsonp返回的数据形式:'jQuery1124018787969015631711_1522330257607({"iNum":12,"sTr":"abc"})';
父子级标签 都绑定命令 (事件属性相同)
通过 return false 来阻止 (阻止默认行为 / 阻止表单提交 合并写法)
通过 event.stopPropagation() 来阻止(不常用)
----------------------------事件委托-----------------------
事件委托就是利用冒泡的原理,把事件加到父级上,通过判断事件来源的子集,执行相应的操作,
事件委托首先可以极大减少事件绑定次数,提高性能;其次可以让新加入的子元素也可以拥有相同的操作。
// $('ul').delegate(事件发生在哪,事件属性,匿名函数)
// 作用:1、提高代码执行效率;2、给未来元素绑定命令
$('ul').delegate('li', 'click', function () {
alert($(this).html())
})
// 单纯的给未来元素绑定命令:$('li').on(事件属性,匿名函数)
----------------------------节点操作-----------------------
节点 ==标签 == 标记 == 元素
DOM : 网页文档的根/根标签 -- html 标签
追加节点: 同级追加 和子集追加 (前面 后面)
步骤 : 1, 声明变量保存节点数据: 2,使用追加函数追加节点
ul子级追加(ul>li)
结尾追加
$li.appendTo($('ul'))
$('ul').append($li)
开头追加
$li.prependTo($('ul'))
$('ul').prepend($li)
剪切赋值到之前
$div.insertAfter($('ul'))
$('ul').after($div)
剪切复制到之后
$div.insertBefore($('ul'))
$('ul').before($div)
删除节点
$('ul').remove()
$('ul').empty()
----------------------------------------ajax-------------
异步, 局部刷新(无刷新)
$.ajax使用方法
常用参数:
1、url 请求地址
2、type 请求方式,默认是'GET',常用的还有'POST'
3、dataType 设置返回的数据格式,常用的是'json'格式,也可以设置为'html'
4、data 设置发送给服务器的数据
5、success 设置请求成功后的回调函数
6、error 设置请求失败后的回调函数
7、async 设置是否异步,默认值是'true',表示异步
-------------------新的写法(推荐):
$.ajax({
url: '/change_data',
type: 'GET',
dataType: 'json',
data:{'code':300268}
})
.done(function(dat) {
alert(dat.name);
})
.fail(function() {
alert('服务器超时,请重试!');
});
---------------$.ajax的简写方式
$.ajax按照请求方式可以简写成$.get或者$.post方式
$.get("/change_data", {'code':300268},
function(dat){
alert(dat.name);
});
$.post("/change_data", {'code':300268},
function(dat){
alert(dat.name);
});
----------------jsonp接口(跨域请求)
开发jsonp的接口,需要获取请求地址中的参数,也就是'callback'键对应的值,
然后将这个值和json数据拼装成一个函数调用的形式的字符串返回,就完成了一个jsonp的接口,
这个键值对是由$.ajax函数自动产生的。
比如:'callback'键对应的值一般是这样的:jQuery1124018787969015631711_1522330257607,所以:
一般接口返回的数据形式:'{"iNum":12,'sTr':'abc'}';
jsonp返回的数据形式:'jQuery1124018787969015631711_1522330257607({"iNum":12,"sTr":"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