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快云上的疑问??

小弟有个猜想:
    操作系统从磁盘上加载应用程序文件(以DOS来说是*.exe)到内存(当然从哪个扇区开始,哪里结束.这是DOS文件系统的工作)

    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分配内存,
    把程序载入内存后,操作系统执行一条段间调用
         CALL (地址)
    就可以运行应用程序.
    本质上说,对于操作系统而言,应用程序就是不驻留内存(任务完成就释放内存)的子程序罢了.

以上就是小弟的模型.
    如果这个模型是正确的,小弟本人有些疑点:
    1,应用程序加入内存的地址并不是一定的(操作系统已占用了内存),那么CALL语句的段地址由操作系统分配内存时可以得到;但与同一程序中的子程序不同,入口地址偏移是未知的,如何得到?
    2,应用程序用到的堆栈,是包含在本身内的,以DOS文件系统来说,就是包含在*.exe中的,只要应用程序本身修改DS,SS,ES就可以使用包含在自身的各段,是不是这样呢?
    
    小弟用16进制编辑器查看*.exe文件,发现文件头都有
    4d5a33000200000020000000ffff000008002950200001001e00000001
    4d5a13000200000020000000ffff000008009ba4000001001e00000001
    4d5a03000200000020000000ffff00000000b4a4000000001e00000001

  改变堆栈段的长短,重叠数据段和代码段,都会令这个文件头有所改变.
  这段数据是不是DOS加载程序时需要用到的信息呢?
  前面疑点(1)中的入口偏移可以由汇编程序在汇编时算出,那么是不是放在这里呢?



不是小弟狂妄,小弟想做个操作系统,所以对这些问题契而不舍.
但小弟还极菜,各位大侠多指教,嘿嘿:>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对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建模,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每小时的制冷量和制热量。首先,文章解释了地表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随后展示了如何设定基本参数并构建热泵机组的基础模型。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粒子群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参数设置、粒子初始化、适应度评估以及粒子位置和速度的更新规则。为了确保优化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文中还讨论了如何处理实际应用中的约束条件,如设备的最大能力和制冷/制热模式之间的互斥关系。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例如引入混合优化方法以加快收敛速度,以及在目标函数中加入额外的惩罚项来减少不必要的模式切换。最终,通过对优化结果的可视化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能耗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适用人群:从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优化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特性和优化方法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精确建模和优化的情景,旨在找到既满足建筑负荷需求又能使机组运行在最高效率点的制冷/制热量组合。主要目标是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片段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整个建模和优化过程。同时,作者强调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灵活调整相关参数的重要性,以便获得更好的优化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