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注入入门笔记
注入判断
数值型
方法:URL后面输入 and 1=1 / and 1=2后页面回显不同(前提是页面上有回显的地方)
当输入1=1时页面正常,1=2时页面出错,说明为数值型注入
原理:后台脚本中提交的sql语句为类似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id = x 的语句,通过get方式提交用户输入的数值来改变语句中的x,没有引号
字符型
方法:URL后面输入正常值后,在后面加上用单引号、双引号、括号等一个或两个的组合(一般是单引号)
在后面加上单引号后页面报错,在后面再加上"--+"后页面恢复正常,说明为字符型注入
原理:后台脚本中提交的sql语句为类似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id=‘x’,可以看到id后面的内容是被引号包裹的,注入时需要输入相应的引号来把原来的引号截胡,再把后面的多余引号注释掉
开始注入
判断字段数
字段数,个人理解为返回结果中的列数,一般使用order by语句判断,将语句直接拼接在用户输入的数值后面,当order by后面的数字最大且不报错时即为字段数,这里使用sqli-labs做例子
http://127.0.0.1/sqli/Less-1/index.php?id=1 order by 3
当大于3时页面报错,可知字段数为3
判断显示位
显示位,就是页面上显示的数据是数据库返回的数据中的第几个,一般用联合查询判断,以sqli-labs为例
http://127.0.0.1/sqli/Less-1/index.php?id=-1' union select 1,2,3--+
- union select,联合查询,条件是前面的条件是错的,才会执行后面的语句,如示例中id=-1,这是一条不可能成立的条件;后面的"1,2,3"前面已经判断得字段数为3,所以此处也有三个
- 后面的"--+"作用为将后面内容注释掉
如图,页面将2和3显示出来了,说明返回的数据中的3个字段只显示后两个,所以联合查询语句中的2和3处可以替换为需要查询的内容了
获取数据
常用sql语句
- 联合查询union select,注意应构造一个绝对错误的条件才会执行后面的内容
- group_concat(列名),将这一列的内容拼接在一个字符串里
- select user() / version() / database() / @@datadir / @@basedir:查看用户名/MySQL版本/数据库名/数据库路径/数据库安装目录
- concat(str1,str2,...):无分隔符地连接字符串
- group_concat(str1,str2,...):有分隔符地连接字符串
- concat_ws(separator,str1,str2):用分隔符连接两个字段的字符
- group_concat(concat_ws(seperator,str1,str2)):将多行查询结果以逗号分隔全部输出,每一行的结果可用设置的分隔符作字段的间隔
更多语句可以看看这位大佬的博客点击传送
常用MySQL位置
information_schema数据库,存放MySQL中的一切参数
- Tables表,存放数据表信息
- 表中常用列:table_schema , table_name
- Columns表,存放所有列的信息
- 表中常用列:table_schema , table_name , colomn_name
报错注入
前提:页面无显示位但有执行错误信息输出位,且服务器端开启错误显示
常用函数:
- extractvalue(目标xml文档,xml路径):第一个参数随意填,第二个参数写查询语句
- updatexml(目标xml文档,xml路径,更新的内容):在第二个参数中写查询语句
l文档,xml路径):第一个参数随意填,第二个参数写查询语句
2. updatexml(目标xml文档,xml路径,更新的内容):在第二个参数中写查询语句
报错注入还有很多方法,我个人知之甚少,可以搜搜大佬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