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真实了,我也是这样的,不过还是从当初的二本院校考上了211.
一、
我那时考研复习都是8点左右才起来,8点半左右去图书馆。每次去图书馆,走廊上站满了背书的同学。时常也能在网上看到一些报导,说某某学校的考研学生6点就起来,早早地去图书馆排队抢座位复习。
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说不慌、内心不愧疚、不焦虑是骗人的。但要是真让我6点就起来,会很痛苦,我也尝试过让自己早起,但效果并没有比8点起来好。
看网上说坚持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我那时没有坚持21天。如果自己足够自律、也对自己下得了决心和狠心的话,可以尝试坚持得久一点,让自己慢慢养成早起的习惯,我觉得真的行动起来是可以做到的。我是一个反面例子,不过,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状态,不要太被别人的习惯干扰,给自己制造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至于效率低这个问题,我觉得考研前期,因为要了解考研、去搜集复习资料,还要上课,效率一般不会太好,等准备工作差不多了,自己也更加坚定了考研的决心,复习速度和效果自然而然地就提升上来了,这个不用太过担心。
二、
寻找一两个考研的小伙伴,一起督促。如果自己没有很自律的话,这个很有效果。
我当时寝室四个人,只有我一个人考研。人在环境下很容易被同化。考研与不考研的人,作息自然是不一样的。大三、大四课程不多,有时候一觉就能睡到中午,吃完饭可以继续玩。如果待在这样的氛围下,还能认真复习,我还是挺佩服的。我自己自然是不行的。所以,果断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自己每天去图书馆待着,也认识了一起复习的小伙伴,这样就很安心了。
也并不是一定要搬出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衡量一下。
三、
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持很紧绷的状态,也不需要这样,允许自己偶尔偷下懒,比如觉得太累了出去放松一下,觉得压力太大就诉诉苦。
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不是一开始就清楚的,是需要自己花一段时间摸索出来的,给自己点时间(结合考研时长,给自己一个大致的时间段)去度过这个不确定的时期,然后自然而然就能进入状态了。
四、看到有不少同学点赞了,再更新一点点想法吧。
就是我觉得大部分人考研前期都会遇到这样的状态。这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非要跟别人去比,看到别人起得很早就要学别人,看到别人复习到凌晨1、2点,就焦虑得睡不着觉。
当然也不能过于自我放纵,太懒懒散散,前期要试着找到自己的复习节奏,不能说等到考研只剩下一两个月时,自己还没有明确复习计划。并根据自己的节奏一直坚持下去。
五、政治、英语以及专业课。
政治、非英语专业的考研英语,如果没有经济压力,或者少喝点奶茶,少买几件衣服,少去远方旅行一次等等,把钱节省下来,报个网课,或者政治班,考研英语班。听听这些机构的复习安排和复习方法,答题技巧,这能节省很多自己琢磨的时间,也很有针对性。网上也可以找不少免费的课程,可以听听。
我当时是有考研机构来学校宣讲,去听了政治课,就觉得挺有意思的,比自己一个人去看书,去做题,再总结方法、答题技巧有效得多吧,因为有些方法别人不说,自己可能琢磨不出来,等自己恍然大悟了,可能花了很多时间。
专业课,看考研目标院校提供的考试大纲,还有参考书、真题等,先把要考哪些知识点,考试题型都研究下,不要拿到复习资料就开始做。先研究,看看是否自己有薄弱的地方,每种题型都要有针对性的去做题,去复习。
(1)专业课怎么复习?
我觉得专业课只能靠自己刷题了。不像政治和考研英语,是统一的,专业课是学校自己出题的。所以,一定要先去找近几年的真题,看真题题型。看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知识点,考什么就复习什么,就去做题。不要盲目去复习,不然会浪费时间。
这两天不是有个高三的男生上了热搜嘛。他大声在教室里背书,情绪饱满,背得汗流浃背,很忘我。然后有人就说,学习要注意方法,光死记硬背不行。这确实没错,但那时我们不都是这样日复一日坚持背诵朗读语文、英语、政治,才考得了高分吗,我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快速的方法和捷径可走。背诵就是死记硬背吗?你所瞧不起的,看不起的别人日复一日坚持的方法,正是别人能从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途径。熟能生巧也真的一点没错!
(2)什么方法能治早上起不来?
现在不是冬天了嘛!早上起得越来越晚了,上班打卡迟到了一分钟。我所在的公司,一个月可以提交四次补卡申请,迟到可改成正常,当然不能迟到得太过分,也不能天天迟到。稍微迟下到,领导也不会说什么。
但男朋友的公司就不同了,他今天晚到了几分钟,就被领导批评了,让他必须在9点半之前坐在工位上。他每天都起得挺早的,七点左右准时起来,我是拖后腿的。得知他被批评,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要是领导批评我,我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别的同事都表现挺好的,就自己挨了批评。
明天早上我肯定不会拖拖拉拉的,要早点到公司,毕竟晚那么半个小时起来也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有时候因为晚起那么几分钟,路上一直在赶时间,也可能误了后面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自己有些坏毛病,非得要别人来点醒下你才可以。不过,自己也要明白什么事情更重要,然后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