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存(硬盘)
1、概念:是一个大容量、永久性、坚固的外部存储磁介质设备
2、分类:磁介质:机械硬盘(HDD)半导体:固态硬盘(SSD)
3、基本结构
①物理结构:盘体、磁头、马达驱动、控制电路
a:盘体:带有磁性铝合金制片
b:磁头(最早日立公司发明):悬浮于磁盘上方,读取写入数据。
c:缓存:硬盘上一块内存存储芯片,缓解内存于硬盘的速度差异(64mb)
②逻辑结构
同心圆(磁道)+扇区结构
a:MBR分区结构
分为主分区(P)、扩展区(E)、逻辑分区(L)
P+E最多不能超过4个,E只能由1个。 3P+E、2P+E、P+E,(P即系统,2p即双系统结构,如windows+liunx)。
b:GPT分区(win10默认)
①不存在主分区及扩展分区
②所有分区结尾主分区
?、主分区可分为个128个
④解决了MBR只能识别2.2TB存储容量,其可识别高达8ZB的空间(1ZB=2的30次方TB)
?、增加了备份机制。
4、工作参数
①容量
分类:磁道数*扇区数*每磁道存储字节数*盘面数
5、保养及故障
①防摔
②定期磁盘碎片整理
?、病毒(引导型病毒)
总线(BUS)
1、概念:是一种公共信号线
2、特点:多个设备互连的公共传输道
使用总线可以降低硬件布线难度,降低其造假
会产生设备对总线访问权争用问题
3、分类:①按层次分类
a:芯片级总线:芯片内部的公共信道,如cpu内部结构。
b:元器件总线:板卡上的信号总线
c:内总线:即主板,设备上的总线 e.g.FSB
d:外总线:连接外部设备 FSB
②按总线结构分类:
a:数据总线(DB)
`传输数据信息
位宽:如32b,64b
位宽由cpu的字长决定
位宽决定DB的一次性传输数据能力
b:地址总线(AB)
传输数据的地址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寻址空间大小
公式:2的n次方=容量(n为AB宽度,2的32次方——4G)
c:控制总线:传输各种总线的控制信号
4、内总线
①PCI:外围部件互联接口总线,内置于主板上,
传输速度:133Mbps
②ISA&EISA
5、外总线
①USB(通用串行总线)
a 速率 USB2.0 640Gbps 3.0 5Gbps
b结构 由四根总线构成,提供500MA,理论上可提供127个设备,使用令牌环进行管理。
②IEEE 1394(火线)(iPhone公司)
a、速率 400M/800M
b、特点 支持热插拔
传输速率稳定(适用于多媒体设备,eg摄像头单反,usb传输不稳定,易去帧)
6、光储存设备
①分类:读写性质:rom、rw
②存储容量分类:CD、700MB
DVD:4.5GB
BD:20GB/50GB
2、存储原理:
①结构:印刷层、保护层、反射层、记录层、盘基
②原理:激光将记录层灼烧,形成坑洼,读取时凸出为1,凹处为0,物理存储。
3决定光盘容量的技术因素
由于激光波长不同,而导致光盘上的凹坑尺寸不同,则波长越小,凹坑尺寸越小,记录轨迹中的凹坑数量越多,则存储容量越大,cd为780mm红色激光,dvd为650nm的红色激光,bd为405nm的蓝色激光作为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