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f 参数 目录或文件名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
-b :以bytes为单位显示各文件系统
-k: 以Kb为单位显示各文件系统
-m: 以Mb为单位显示各文件系统
-h: 以人们易读的格式显示各文件系统
-H: 以M=1000K取代M=1024K的换算显示
-T:将分区的文件系统名称(例如ext3)显示出来
-i:不用硬盘容量,而以inode的数量显示
2. du 参数 目录或文件名
-a:列出所有的档案与目录容量,因为预设仅统计目录底下的文件量而以
-h: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
-s:列出目录或文件总量,而不列出是哪个文件或目录占用的容量
-k:以KB显示
-m:以MB显示
3. ln
-s:如果不加任何参数默认就是硬链接,加上-s就是软链接
-f:如果目标文件存在时,就主动的将目标文件直接移除后再建立
4. fdisk
-l:
d:删除一个磁盘分割
n:新增一个磁盘分割
p:将目前磁盘分割信息列出来
q:不储存离开
w:写入磁盘分割表后离开
partprobew 重新读取分区
MBR仅支持4个主分区
mkfs.xfs /dev/sdaX 格式化分区
5. fsck 检查文件系统状态
注:被检查的分区不能是挂载状态,否则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不稳定
6. badblocks -参数 /dev/sdx
-s:在屏幕上列出检查进度
-v: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进去
-w:使用写入的方式来测试,建议不要使用该参数,尤其是要检查的装置已有数据时
sync:将系统暂存在内存中的数据回存写入到硬盘当中
7. mount

133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