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座舱域控格局初定,谁将问鼎1500万套增量市场「新王座」?

作为汽车智能进化与架构升级的前沿阵地——座舱域控市场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进入了技术迭代、平台进阶、市场分化的新周期。

日前,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51-5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控制器车型交付达到301.64万辆,同比增长53.52%,前装搭载率进一步提升至35.58%

综合来看,受到「自主品牌+新能源」双重利好效应带动,座舱域控市场持续受益。其中自主品牌座舱域控制器搭载量占比达到77.3%此外新能源车型标配座舱域控的搭载量占比已经达到62.38%,且同比增幅超过63%成为了推动座舱域控大规模普及的主力。

从芯片平台来看,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1-5月,高通骁龙82958155两大平台的搭载份额合计超过了74%;其中搭载高通8295平台的座舱域控搭载量同比增幅达到226.93%,搭载率已进一步提升至28.98%,成为了2025年座舱域控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同时华为海思平台(麒麟)作为国产高性能座舱平台的头部代表,在座舱域控前装量产市场也保持了高速增长。

而从供应商层面来看,头部企业效益逐渐凸显。包括德赛西威、博泰等几家座舱域控供应商无论是交付规模还是增幅来看,成为了这一轮座舱域控市场增长红利的最大受益者。

更重要的是,头部企业正凭借领先的平台适配、高效迭代、软硬件系统等多重优势,抢占市场进阶所带来的巨量增长空间。

日前,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中国市场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前装座舱域控制器供应商市场份额榜单(20251-5月)》显示,来自德赛西威、博泰五大供应商的总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58.1%

具体来看,德赛西威在座舱域控市场无疑处于领跑地位,近几年其座舱业务实现了持续增长,合作客户包括理想、小米、奇瑞、吉利、小鹏多家主流自主品牌。

在座舱平台迭代方面,德赛西威采用高通骁龙82958255芯片打造的第四代智能座舱平台G9PHG9SHAI算力与图形渲染能力提升均大幅提升,可支持 AI 应用多模融合。目前德赛西威第四代智能座舱域产品已经在多家品牌车型上规模量产落地。

排名第二的博泰车联网作为中国智能座舱领域的资深供应商,也是业界少有的具备软件、硬件、云端服务及运营一体化能力的综合型智能座舱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累计为超过50个汽车品牌的200多款车型提供服务。

博泰作为2023年首批在中国提供基于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8295)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截至2024年底,按搭载高通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定点数量计算,博泰车联网在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在新一代座舱域控量产方面也处于领跑。

值得一提的是,博泰作为国内少数同时实现基于高通骁龙8155/8295两代座舱计算平台规模化交付供应商之一也是国内少数几家提供基于麒麟9610A处理器和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

以上平台化能力与生态优势,也为博泰车联网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与市场机会。例如在2025年,博泰基于高通8295的域控产品交付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其麒麟平台域控方案搭载量实现翻倍式增长

另外排名第的亿咖通已经推出了以龍鹰一号为主高通、AMD为辅的座舱域控产品矩阵。其中,以芯擎科技龍鹰一号为基础的安托拉系列平台,目前已经在一汽红旗、银河、领克等多个品牌车型上规模量产。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未来三年高性能计算平台座舱域控搭载量有望超过50%,预计带来1500万套大算力座舱域控增量升级需求,但同时,竞争门槛已经悄然升级。

首先来看,AI大模型、多模态人机交互、舱驾一体等新技术对算力平台升级需求迫切,高性能座舱域控赛道成为必争之地;

此外,座舱域控市场从物理集成/降本增效为核心的1.0时代,进阶为寻求软件差异化,交互多元化以及体验升级的2.0新周期。

其中高通去年发布骁龙平台至尊版(QAM8397P),CPU速度提升至前代(8295)的3倍(660KDMIPS),AI性能提升至12倍(360TOPS),能更好的支持更高分辨率的图形渲染、多模态交互与沉浸式娱乐系统,为当前座舱系统AI大模型上车提供更好的算力支持。

目前,德赛西威、博泰车联网等几家头部Tier1已经率先发布了基于高通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QAM8397P)的新一代智能座舱域控产品,助力AI大模型、跨域融合等需求上车。

基于与高通平台的持续深度合作,博泰车联网也再次抢到新一代座舱SOC首发,实现了座舱产品的代际领先。据了解,博泰基于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QAM8397P)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获得某中国头部车企量产项目定点,有望再一次引领新一代高阶座舱域控产品的量产进程。

另外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AI算力仅仅是座舱平台基础设施升级的第一步,如何更好用好算力资源,更好的通过软件能力以及系统集成,来提升车载应用性能与交互的体验,才是真正考验智能座舱方案供应商实力的关键所在。

此外,面向明显分层的多元化市场需求,供应商不仅需要凭借软硬件一体化方案实现灵活配置和快速迭代,覆盖从普惠级到高性能的AI座舱需求。更需要基于现有资源平台,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可量产方案,并可快速适应各种硬件配置和平台要求,缩短开发时间,满足车企的高效量产需求。

例如,博泰已经8295座舱平台上完成了DeepSeek上车的快速部署和深度适配,实现了座舱交互体验的提升。

很显然,谁能更高效,更好的助力车企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新功能、新平台以及新应用的量产落地,才能持续站稳市场C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