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2和level1行情实盘交易差异

本文讨论了在实盘量化交易中,使用LV1和LV2行情数据的差异。LV1每3秒推送一次,而LV2提供实时成交数据,使得挂单响应更快,成交价更接近回测值。作者强调了选择合适数据源对交易策略执行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高频交易中减少损失并提升收益。

可转债实盘量化,之前用的lv1的数据,最短每3s推送一次行情,收盘后整理当天的交易明细,发现实盘经常跟回测有出入。

应该买入或卖出的单子偏离成交价过大,导致超时未成,做了过山车。一直在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回测收益于实际相差过大,回测的收益可望不可及。

后来试了试用level2的行情,成交响应好了很多,几乎挂单1s内就能成交,成交价格与回测值更接近了,甚至有些时候成交价格好于回测值。

仔细分析了下level2和level1数据的延时,发现lv1数据其实并非近3s内成交均价,而是价格每3秒的切片,对比了level2的数据延时大了不少。

用pyplot画了两张点图,放大看level2比level1点密集太多了,密集成交区level2推送密度大概是level1的200倍,交易系统响应快了不少。

level1价格点图
level1行情
level2行情
level2行情

如果挂单根据lv1推送触发,可能会落后实际成交价格,导致无法在容许价格内成交,不然的话,适当提高买入价或者降低卖出价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每一笔成交相比回测都是高卖低卖,和回测值差零点几个点,累计收益就没那么好看了,尤其是高频交易,单次利润比较微薄,争取多吃点利润吧。

有做量化的可以一起交流下,看看有啥更好的思路。

行情出处:

websocket level2行情推送接口_FuckTheWindows的博客-优快云博客

<think>我们正在讨论慧眼卫星(HXMT)的数据级别问题。用户明确询问Level 1Level 2数据的区别。根据之前提供的指南一般卫星数据处理流程,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1. Level 1数据:通常是经过初步处理但未校准的原始数据,包含探测器记录的基本事件信息(如光子到达时间、能量通道等),需要用户自行进行完整校准。 2. Level 2数据:是经过全面校准预处理的数据产品,如光变曲线、能谱等,可直接用于科学分析。 注意:需要参考之前提供的文档资源链接(如数据处理手册)来确保准确性。同时,用户引用的两段文字中,第一段[^1]提到系统每日处理的数据量,说明数据处理系统的重要性,但并未直接说明数据级别差异;第二段[^2]是关于具身智能的,与当前问题无关。因此,回答应基于专业知识而非这两条引用。 根据HXMT数据处理流程: - Level 1:包含原始光子事件列表(Event List)工程参数,文件较大(约1-10GB/次观测) - Level 2:包含已校准的光变曲线(Light Curve)、能谱(Spectrum)硬度比(Hardness Ratio)等科学产品,文件较小(约100-500MB) 具体区别总结如下: ### **慧眼卫星Level 1Level 2数据对比** | 特征 | Level 1 数据 | Level 2 数据 | |---------------|----------------------------------------|----------------------------------------| | **数据内容** | 原始光子事件(时间、能量、探测器坐标) | 校准后的科学产品(光变曲线、能谱等) | | **处理阶段** | 仅完成数据解包基本时间校正 | 已完成全仪器响应校准背景扣除 | | **文件格式** | FITS格式(多扩展表) | FITS格式(标准科学产品格式) | | **用户操作** | 需使用CALDB标定库进行能谱响应校准 | 可直接用于科学分析 | | **典型大小** | 1-10 GB/次观测 | 100-500 MB/次观测 | | **使用难度** | 高(需专业数据处理知识) | 低(可直接绘图分析) | > 示例:Level 1数据中的光子事件表示(部分字段) > $$ \text{TIME}, \quad \text{PHA}, \quad \text{DET_ID}, \quad \text{PIXEL_ID} $$ > Level 2数据中的光变曲线则是: > $$ \text{Time Bin}, \quad \text{Count Rate} $$ ### **Level 1数据的深度处理** Level 1数据需通过以下步骤生成Level 2数据: 1. **增益校准**:将原始PHA值转换为物理能量(keV) $$ E = f(\text{PHA}, \text{DET_ID}, \text{Temperature}) $$ 2. **时间校正**:转换为太阳系质心时标(Barycentric Correction) 3. **背景扣除**:利用慧眼特有的背景模型[^1] 4. **仪器响应生成**:使用标定文件(CALDB)计算有效面积$A_{\rm eff}(E)$ ### **何时使用Level 1数据?** - 需要自定义分析(如特殊能段划分) - 研究探测器本身特性(如增益变化) - 开发新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关数据处理工具: ```bash # 使用HXMT官方软件包(HEASOFT扩展) hxpipeline evtfile=P0101297301.evt outdir=./products ``` ### **注意事项** - Level 2数据可能因处理方法更新而变动,建议记录使用的CALDB版本[^2] - 快速科学研究(如爆发分析)优先使用Level 2数据 如需进一步处理Level 1数据,请参考: [HXMT数据处理手册第4章](http://archive.hxmt.cn/docs/chapter4.pdf) §§相关问题§§ 1. Level 1数据转换为Level 2数据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2. 如何获取慧眼卫星的最新标定文件(CALDB)? 3. 慧眼卫星的背景扣除方法有哪些特点? 4. 如何验证Level 2数据的准确性? [^1]: 慧眼卫星采用基于地球轨道参数的背景模型,详见Zhang et al. 2020, Sci. China Phys. Mech. Astron., 63, 29502 [^2]: 标定文件更新日志:http://caldb.hxmt.cn/version_log</think>慧眼卫星(HXMT)的 Level 1 Level 2 数据在科学处理流程中属于不同阶段的数据产品,其核心区别如下: --- ### **1. 数据级别定义** | 数据级别 | 处理阶段 | 数据内容 | 文件大小 | |----------|----------|----------|----------| | **Level 1** | 初级处理 | 原始光子事件数据(时间、能量、探测器坐标) | 1-10 GB/次观测 | | **Level 2** | 高级处理 | 校准后的科学产品(光变曲线、能谱、成像) | 100-500 MB/次观测 | --- ### **2. 具体差异对比** #### **(1) 数据内容** - **Level 1**: - 原始光子到达事件列表(Event List) - 工程参数(温度、电压等) - 未校准的物理量(如原始脉冲高度分析值 PHA) - 文件示例:`P0101297301_HE_evt.fits` - **Level 2**: - **光变曲线**(Light Curve):光子计数率随时间变化 $$ C(t) = \frac{dN}{dt} $$ - **能谱**(Spectrum):光子数随能量分布 $$ N(E) = \frac{dN}{dE} $$ - **成像数据**(针对扫描观测) - 文件示例:`P0101297301_HE_lc_3s.fits` #### **(2) 处理流程** ```mermaid graph LR A[原始下行数据] --> B{Level 1处理} B -->|解包/时间校正| C[事件列表] C --> D{Level 2处理} D -->|能谱响应校准| E[能谱] D -->|背景扣除| F[光变曲线] D -->|点源重建| G[成像] ``` #### **(3) 用户操作需求** | 操作 | Level 1 | Level 2 | |------|---------|---------| | **标定文件** | 必须手动应用(CALDB) | 已集成校准结果 | | **科学分析** | 需专业处理软件(如 HXMTDAS) | 可直接用标准工具(如 XSPEC)分析 | | **数据处理** | 需自定义能段/时间分箱 | 预定义科学产品(如 1-10 keV 能谱) | --- ### **3. 典型应用场景** - **Level 1 适用**: - 探测器性能研究(如增益变化) - 自定义能段划分(如研究特定能区爆发) - 开发新数据处理算法 - **Level 2 适用**: - 快速科学产出(如伽马暴分析[^1]) - 多卫星数据联合分析(如与Fermi卫星对比) - 教学及科普应用(直接绘图分析) --- ### **4. 技术说明** - **Level 1Level 2 转换**: 需通过官方管道软件(HXMTDAS)完成: ```bash hxpipeline evtfile=P0101297301.evt caldbpath=/caldb ``` - **标定依赖**: Level 2 数据质量取决于: 1. 仪器响应矩阵 $RMF(E)$ 2. 有效面积 $A_{\rm eff}(E)$ 3. 背景模型 $\beta(E,t)$ (需定期更新 CALDB[^2]) --- ### **注意事项** 1. Level 1 数据需配合 **最新标定库**(更新日志:http://caldb.hxmt.cn) 2. Level 2 数据产品包含误差估计(如能谱的 $\sigma_E$) 3. 时间系统统一为 **太阳系质心时**(Barycentric Dynamical Time) > 示例:Level 2 能谱分析(XSPEC) > ```bash > data P0101297301.pha > respfile hxmt_he_rmf_20190801.fits > backfile P0101297301_bkg.pha >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