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栏:IEEE论文LaTeX模板解析,本专栏将会围绕IEEE论文LaTeX模板解析持续更新。欢迎点赞收藏+关注!
1. 方程式
使用传统的方程式环境创建方程式:
\begin{equation}
\label{eqn_example}
x = \sum\limits_{i=0}^{z} 2^{i}Q
\end{equation}
如果不需要方程式编号,请使用 displaymath 环境。在提及方程式时,IEEE 出版物中的文章通常不使用 "方程式 "一词,而只用括号将方程式编号括起来,例如:
... as can be seen in (\ref{eqn_example}).
IEEE 的双栏格式对方程式宽度有很大限制。因此,在格式化方程式时,通常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来正确分割方程式 。作者有责任确保所有方程式都能适应给定的列宽。在极少数情况下,有可能有几个方程式同时跨两列,但绝大多数过长的方程式都必须跨多行。
2. 多行方程式
LaTeX2ε 的 eqnarray 环境可能是生成多行方程式最方便、最常用的方法。然而,eqnarray 有几个严重的缺点:
- 在默认配置中,使用
2×\arraycolsep
作为列分隔空间无法提供自然的数学间距; - 列定义无法更改;
- 仅限于三列对齐;
- 在单个单元格中无法覆盖列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