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R数码单反入门小看

本文对比了多款5000元以内的数码单反相机,包括Nikon D80、D60;Canon 450D,1000D;Sony α300、α350等。从感光器大小、自动对焦点数量、屏幕大小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和画质比较。
 

?随着数码单反(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价格不断降低,众多小色(初级摄友)已经开始流口水了,在伸出魔爪之前,对各路DSLR进行一番比较在所难免,在此把看到几款5000元以内的DSLR横比一把,供小色们参考一把;

对象:Nikon D80 、D60;Canon 450D,1000D;Sony α300、α350;Olympus E-520;Samsung GX-10;

?硬件指标性能

?感光器大小(相当重要),在相同像素下,感光器尺寸越大,成像效果越好;与感光器大小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是镜头视角转换率(有称视角换算率、视角焦距换算率),成像面积大小影响镜头视角转换率,镜头视角率可反映感光器面积大小;

镜头视角转换率:几款产品中Nikon、三星、Sony三家均为1.5;Canon为1.6;OlympusE-520最差为2.0;

光学取景器:D80、E-520、XG-10采用了五棱镜(E-520较小),其余的产品都是用五面镜,五棱镜效果好,成本贵,缺点是重;

自动对焦点:D80、GX-10 11个,α350、450D、 α300 9个,1000D 7个,E-520、D60 3个,许多相机测评都喜欢以多少来评价,在小的看来,只要有3、5个自动对焦点就够了,太多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焦速度才应该重视,但手上没有太多资料,只能凭感觉;

屏幕:450D 屏幕最大3.0英寸23万像素,但也因此移走了左侧按钮,据老鸟称很是不方便,其他几款相差不大,Sony的两款为2.7英寸23万像素,三星的是2.5英寸21万像素,剩下的都是2.5英寸23万,相差不大;

实时取景器:对小色来说LCD取景比目镜取景更好掌握一些,另外有谁LCD取景会方便一些,因此厂家加入了Live View功能,但现在该功能还不是很完善,镜片光学成像在色彩和亮度等方面始终是目前LCD无法超越的;比较好用的要算Sony的两款,LCD可转动,在特殊情况时很有帮助,速度较快比较实用;Canon的使用不方便;


噪点控制:D-80、450D、1000D、α350、α300、E-520、D60、GX-10;

防抖:E-520、GX-10、α300、α350为机身防抖,其他为镜头防抖;

除尘:D60作为D40x的替代者,加入除尘设计,效果不错值得一提,其他没有经过具体报道。

画质

色彩饱和度:D80较好;

颜色表现:Sony的两款产品比较艳丽,细节还是D80好;E-520偏红;

室外照片画质顺序:大概是D-80、E-520、α350、α300、450D、GX-10,余下的1000D、D60稍差,以上顺序为根据统一模式、地点拍摄的照片(模式:M、1/125s、F8、ISO100、自动白平衡)主观判断获得,影响因素有天空变化、环境色彩、个人喜好、人品...(如E-520排在前面就可能是因为在照片颜色环境中红色较少,偏红体现不明显)。

标准色板拍摄:(模式:P、F8、ISO100、平均测光、自动白平衡)

顺序:D-80、α350、α300、GX-10、450D、E-520、D60、1000D;

其他特点:

Olympus:坚持xD卡,4/3系统,算是特立独行,尼康依旧采用SD卡,索尼采用CF,而原本使用CF的佳能从450D开始改为使用SD卡,SD卡可以节省体积,但CF卡要更加专业和稳定一些

Sansung:GX-10实际上应该就是宾得K10D的技术,施耐德的镜头,宾得在国外买得比较多,加上该款产品采用全面防水防沙设计,性价比不错,但在国内镜头配件较少是一个软肋;

Sony:本次的两个产品参数相差不多,实时取景效果不错,作为单反新军价格不错,相比起来300的性价比稍高;

至于,尼康、佳能则是单反相机老鸟,在中国市场经营多年,技术雄厚,配件丰富;


以上是几个入门单反机的参数和特点比较,本人基本也是一菜鸟级人物,只玩过D60、D80及佳能的几款入门级单反,其他只是在各处道听途说,根据参数说说事,不具权威性,不过这些参数倒是经过核对比较准确,可供大家参考参考!

最后,臭屁一把,摄影是一门光影的艺术,设备只是一个工具,照片的好坏主要还在人,好的构图、恰当抓拍时机以及透过图像的内涵才是作品的灵魂,一些大师级人物还多喜欢用黑白机来拍摄,几个老鸟朋友聊起多年的摄影经验,往往一些好照片反而是小机器拍出来的,因此许多老色鬼经常是一个牛单反配一个理光R6之类的小机,所以不要本末倒置,过于追求机器性能而忘记了头脑的训练。

 

摘自:http://fl-0001.blog.163.com/blog/static/5484000820088273266397/

潮汐研究作为海洋科学的关键分支,融合了物理海洋学、地理信息系统及水利工程等多领域知识。TMD2.05.zip是一套基于MATLAB环境开发的潮汐专用分析工具集,为科研人员与工程实践者提供系统化的潮汐建模与计算支持。该工具箱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两大核心功能: 在交互界面设计方面,工具箱构建了图形化操作环境,有效降低了非专业用户的操作门槛。通过预设参数输入模块(涵盖地理坐标、时间序列、测站数据等),用户可自主配置模型运行条件。界面集成数据加载、参数调整、可视化呈现及流程控制等标准化组件,将复杂的数值运算过程转化为可交互的操作流程。 在潮汐预测模块中,工具箱整合了谐波分解法与潮流要素解析法等数学模型。这些算法能够解构潮汐观测数据,识别关键影响要素(包括K1、O1、M2等核心分潮),并生成不同时间尺度的潮汐预报。基于这些模型,研究者可精准推算特定海域的潮位变化周期与振幅特征,为海洋工程建设、港湾规划设计及海洋生态研究提供定量依据。 该工具集在实践中的应用方向包括: - **潮汐动力解析**:通过多站点观测数据比对,揭示区域主导潮汐成分的时空分布规律 - **数值模型构建**:基于历史观测序列建立潮汐动力学模型,实现潮汐现象的数字化重构与预测 - **工程影响量化**:在海岸开发项目中评估人工构筑物对自然潮汐节律的扰动效应 - **极端事件模拟**:建立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模型,提升海洋灾害预警的时空精度 工具箱以"TMD"为主程序包,内含完整的函数库与示例脚本。用户部署后可通过MATLAB平台调用相关模块,参照技术文档完成全流程操作。这套工具集将专业计算能力与人性化操作界面有机结合,形成了从数据输入到成果输出的完整研究链条,显著提升了潮汐研究的工程适用性与科研效率。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