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XSS攻击的效果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XSS反射型攻击,恶意代码并没有保存在目标网站,通过引诱用户点击一个链接到目标网站的恶意链接来实施攻击的。
第二、XSS存储型攻击,恶意代码被保存到目标网站的服务器中,这种攻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比较常见场景是在博客,论坛等社交网站上,但OA系统,和CRM系统上也能看到它身影,比如:某CRM系统的客户投诉功能上存在XSS存储型漏洞,黑客提交了恶意攻击代码,当系统管理员查看投诉信息时恶意代码执行,窃取了客户的资料,然而管理员毫不知情,这就是典型的XSS存储型攻击。
XSS(跨站脚本攻击)漏洞是Web应用程序中最常见的漏洞之一,它指的是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html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Web里面的html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特殊目的,比如获取用户的cookie,导航到恶意网站,携带木马等。根据其触发方式的不同,通常分为反射型XSS、存储型XSS和DOM-base型XSS。漏洞“注入理论”认为,所有的可输入参数,都是不可信任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说的不可信任的数据是指来源于HTTP客户端请求的URL参数、form表单、Headers以及Cookies等,但是,与HTTP客户端请求相对应的,来源于数据库、WebServices、其他的应用接口数据也同样是不可信的。根据请求参数和响应消息的不同,在XSS检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动态检测技术:以编程的方式,分析响应报文,模拟页面点击、鼠标滚动、DOM 处理、CSS 选择器等操作,来验证是否存在XSS漏洞
js中的有个方法String.fromCharCode();作用是将Unicode编码转化成字符串
举例说明:
Console.log(String.fromCharCode(72,101,108,108,111,32,87,111,114,108,100,33))
输出的是hello world
9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