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这篇博客详细介绍了冒泡排序的算法原理,通过依次比较并交换相邻元素实现排序。文章提到了冒泡排序的优化策略,即当不再有元素交换时提前结束算法。此外,还提供了两种Python代码实现,包括带过程图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冒泡排序的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算法原理(默认从小到大排序)

1.从前往后依次比较相邻两个元素,如果arr[j-1]>arr[j] ,则交换两元素位置,直到len(arr)-1处停止,记录最后发生交换的位置right=j
2.从前向后依次比较相邻两元素,若前一个大于后一个,则交换两元素,直到right位置停止;若此时不发生元素交换,则算法过程结束。
3.循环执行2过程,直到right<2 或不在发生元素交换。right=1时表明 index=0,和index=1处已经经过比较,即最先开始两个元素已经经过比较。

百度百科上如此描述:
冒泡排序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A到Z)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算法停止条件设置为不在发生元素交换可以减少算法的循环次数。如下一个长度为9的数组,某次排序只需要循环4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过程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ython代码实现

"""
冒泡排序原理(默认从小到大):
1.从前到后,相邻的两个元素相比较,如果arr[i]>arr[i+1],则两个元素交换位置,直到len-巡回次数处停止 ,记为第一次巡回。此时最大的元素已经被选出排在了最后。
2.循环执行过程1,直到没有元素发生交换
"""

import random

def bubble_sort(arr):
    length=len(arr)
    right=length
    need_sort=True
    count=0
    while right>=2 and need_sort:
        count+=1
        need_sort=False
        for j in range(1,right):
            if arr[j-1]>arr[j]:
                arr[j-1],arr[j]=arr[j],arr[j-1]
                right=j
                need_sort=True

    print("一共循环了:{0}次".format(count))
    return arr

if __name__ == "__main__":
    arr=random.sample(range(20),9)
    print("arr:",arr) 
    arr=bubble_sort(arr)
    print("after sort:",arr)   
        

python代码实现,带过程图版

"""
冒泡排序原理(默认从小到大):
1.从前到后,相邻的两个元素相比较,如果arr[i]>arr[i+1],则两个元素交换位置,直到len-巡回次数处停止 ,记为第一次巡回。此时最大的元素已经被选出排在了最后。
2.循环执行过程1,直到没有元素发生交换
"""

import random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matplotlib import cm
def autolabel(rects):
 for rect in rects:
  height = rect.get_height()
  plt.text(rect.get_x()+rect.get_width()/2.-0.2, 1.00*height, '%s' % float(height))

def bubble_sort(arr):

    #画图
    a=plt.bar(range(len(arr)),arr,color=cm.rainbow(np.array(arr)/25))
    autolabel(a)
    plt.ion()
    plt.show()
    plt.pause(0.2)

    length=len(arr)
    right=length
    need_sort=True
    count=0
    while right>=2 and need_sort:
        count+=1
        need_sort=False
        for j in range(1,right):
            if arr[j-1]>arr[j]:
                arr[j-1],arr[j]=arr[j],arr[j-1]
                right=j
                need_sort=True

                #画图
                plt.cla()
                a=plt.bar(range(len(arr)),arr,color=cm.rainbow(np.array(arr)/25))
                autolabel(a)
                plt.pause(1.5)

    print("一共循环了:{0}次".format(count))
    return arr

if __name__ == "__main__":
    arr=random.sample(range(20),9)
    print("arr:",arr) 
    arr=bubble_sort(arr)
    print("after sort:",ar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