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智能化产品设计的浪潮中,AI 不再只是「后台算法」,而是进入了内容设计、用户沟通、教育互动等前台领域。对于产品经理与内容设计师而言,掌握提示词(Prompt)工程的思维,意味着你可以在更短时间内产出高质量、一致性强、用户体验更佳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 8 个专为产品经理与内容设计师打造的 AI 提示词工具,涵盖 FAQ、引导邮件、广告创意、教育内容等核心场景,帮助你在产品从 0 到 1 的过程中,以更高效的方式打造优质内容。
一、构建内容体验的核心:AI 提示词与产品设计的融合
产品经理往往需要输出大量内容:
- 用户教育:新手引导邮件、FAQ文档
- 内容营销:广告语、弹窗文案
- 教育辅助:阅读理解、故事创作
- 品牌一致性:语气与风格统一
而这些内容往往要兼顾逻辑性、情感性与一致性。传统写作方式费时且难以标准化,而 AI 提示词则提供了一种“结构化内容生成”的新思路 —— 通过明确任务、目标与语气指令,让模型输出贴合产品调性的内容。
二、八大高价值提示词,让AI为产品经理写出高质量内容
以下推荐的 8 个提示词均来自 explinks.com,均经过产品内容场景优化,可直接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1. 创建常见问题解答部分
👉 立即使用
适用于技术文档、帮助中心或用户教育场景。只需输入产品功能或主题,即可自动生成 5 个高相关FAQ。
例如输入:“API限流策略”,即可得到:
- 什么是限流?为什么需要它?
- 限流算法有哪些类型?
- 如何在现有系统中安全实现限流?
这不仅提升了FAQ编写效率,也让内容更具逻辑性和覆盖度。
2. 创建引导邮件系列
👉 立即使用
新用户引导常常决定留存率。此提示词结合心理学与说服性写作技巧,帮你生成 分阶段的引导邮件序列。
例如产品经理可输入:「AI 写作工具新用户引导」→ 自动生成三封结构化邮件:
- 欢迎与注册激励
- 功能亮点引导
- 用户成功案例与社区召唤
它强调「从兴趣到行动」的节奏感,让用户自然融入产品。
3. 广告创意标语设计
👉 立即使用
品牌定位的核心是表达清晰。此提示词擅长为品牌或产品活动打造具有 逻辑论证 + 情感感染力 的广告语。
例如输入主题:「智能写作助手」,模型输出:
“让灵感落地,让表达有形。”
该提示词特别适用于产品上线、活动主题、品牌升级等营销文案场景。
4. 撰写弹窗广告内容
👉 立即使用
优秀的弹窗广告不仅吸睛,还能兼顾SEO表现。该提示词将 轻松语气 + SEO优化 + 行动导向 相结合,适合活动推广或版本更新提醒。
示例输入:“AI绘画App限时优惠”,输出:
“🎨 灵感不等人,AI画布今日半价开启!”
既自然又具转化力,极大提升了用户点击意愿。
5. 创意故事生成器
👉 立即使用
为教育场景设计,适合内容设计师、教育类产品经理或语文教师。
输入关键词(如“环保”“勇气”“团队合作”),AI 将采用链式思维法生成一个完整故事,从主题分析 → 框架搭建 → 细节填充。
输出示例:《森林守护队》讲述三只小动物用勇气与智慧守护家园的故事。
该提示词非常适用于 教育产品内容、课程设计、亲子类App故事模块。
6. 小学生日记续写助手
👉 立即使用
针对儿童教育类应用设计。
输入日记开头(如:“星期日早上,我坐在床上读着《安徒生童话》……”),AI 自动生成符合小学生逻辑与情感表达的续写内容。
亮点:语气纯真、内容连贯、教育性强,特别适合语文作业辅导或家庭互动场景。
7. 语文家教阅读理解助手
👉 立即使用
该提示词可帮助教育类产品提供更智能的阅读理解解析。
输入任意文章,AI 会自动识别修辞手法、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并提供详细分析。
适用于语文学习App、题库系统、智能批改平台等。
8. 写作风格一致性校对
👉 立即使用
品牌内容输出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语气不统一。
此提示词可对指定段落进行风格一致性审查,确保从官网到推送文案的语气、用词、句式一致。
特别适用于内容团队协作场景,让每一篇文章都符合品牌语调。
三、从“内容产出”到“内容策略”:AI提示词的产品化思维
AI 不只是一个写作工具,而是一个 内容产品的组成部分。
产品经理可以将这些提示词嵌入:
- 用户自助FAQ系统
- 邮件自动化工作流
- 教育产品互动模块
- 品牌文案生成器
这不仅提升内容质量,更能形成自动化内容生态,让产品具备自我成长能力。
四、结语:让AI成为你的内容合伙人
AI 提示词的价值在于结构化思考,它迫使我们将模糊的创意转化为清晰的任务。
当你为AI编写提示词的过程,其实就是重新梳理产品逻辑、用户意图与价值表达的过程。
产品经理与内容设计师不再只是「内容生产者」,而是 内容系统的设计者。
想要打造更智能、更具体验感的内容流程?
从一个优秀的提示词开始。
✅ 推荐阅读
更多详情请看官网文章:产品经理AI写作实战:7个必备提示词助力内容创作与用户体验优化
114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