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盘的形式
磁盘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大量的二进制数据,并且断电后也能保持数据不丢失。早期计算机使用的磁盘是软磁盘(Floppy Disk,简称软盘),如今常用的磁盘是硬盘。
二、磁盘是如何存储数据的
磁盘存储的最基本原理是电生磁。磁盘的磁道里边有很多的磁颗粒,磁颗粒上边有一层薄膜为了防止磁点氧化,很薄,手一碰就会消失。
从下图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在磁颗粒上边写入数据
:假如正电压产生的是2V,负电压也产生2V,我们默认让磁头拥有3V的电压,当他滑到正的时候就有5V电压,当他滑动到负的时候就只有1V的电压
磁头在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电压,但是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我们想要的如何得到我们想要的数据呢?
数据的传输必然是一个闭合的电路。我们只需要在数据传输线路上加一个数据拦截器,当传到不合法的电压的时候会出现断路,如果出现合法的电压的时候回形成闭合电路。
cpu要想读取磁盘当中的某些数据,就必须先将地址发送给磁盘。默认数据拦截器内的电路是断开的状态,数据电压要想通过就必须和地址电压共同作用将数据拦截器内的半导体变为导体。
四、计算机磁盘存储单元
我们通常把8比特称为1字节单位(B),也是磁盘当中的最小存储单元。
1KB=8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