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设计中的美?


 

 
原文作者:郭大师

如何让自己的设计作品变漂亮变美,这是任何一个设计师都思考过的问题。美!真是一个对设计师来讲老大难的问题。这是因为,美是属于人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不像一个具体的实物一样可以用数值去衡量。对于每一个个体,由于生活的经历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美感感受。对于相同的事物也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美感判断。但是,美又是设计师不得不去研究的东西。因为,人对美的基本判断还是相差无几的,或是对于大众,人们对于一般性的物品所形成的美感判断是差不多的。所以,设计师常讲,判断一幅设计作品的好坏最快的方法不是理论而是直观的感受。

所以,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简单的讲一讲“美”的三大问题:美是什么,美来自哪里,美又到哪去?

美的形成

美的感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所慢慢形成的。例如,早期的人类,为了生存创造出了打猎的工具,这样的创新工具提高了早期人类生产效率。而生活中,把所用的工具摆放整齐,也同样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分类越是合理,你就越是可以更加高效的去选取使用它们。而人们会从这样的生活经验中获取快感,随着时间的沉淀,这样一种处理生产生活的方式便形成了一种对于人类来说的奇妙感受——“美”。

“美”简单讲就是给人类带来积极意义的客观事物!

而何为积极意义,同样的事物对不同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所以,同样的事物带给不同人的美感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一名小偷偷了一部手机,对于小偷而言这件事是很美的,但对于失主这件事却毫无美感可言。因为偷窃这件事对于小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失主却是消极的。

美的来源

当明白了什么是美之后,我们要了解一下,美来自什么地方,或是说什么方面可以给我们人类带来美的感受。

A:形式:

形式美是重要的美感来源,我们在做设计时,常说形式美形式美,就是因为形式可以给我们带来美感,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设计作品看上去漂亮,就要多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上增加形式美。例如我们常说的,对比、平衡、韵律、渐变、消减等等,设计中的形式美很多,有兴趣的可以去百度搜索。

B:意义:

有意义的事物可以给我们带来美感,当然这里是指有积极意义的事。我们常说这件事做的漂亮,这个人心灵美大多指的就是意义方面的。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看到有人给希望小学捐款,看到小学生去搀扶老人过马路等。所以,在做设计时,我们尽量要做一些对人们有意义的作品,而不是一味的去做形式感。形式永远只是表像的东西,而意义则更深入了一个层级。我常在网上看到很多喜好摄影的人,常在问一些摄影的达人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多是技法层面的东西,例如如何后期,如何磨皮之类。鲜有人去讲解,拍照如何拍出有意义的东西来。一个人如果在设计方向只是流于表面形式,那最终也难成一件有影响力的作品。对于设计的贡献也只限于表像研究。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很多设计作品或摄影作品,形式感并不突出,却震撼人心?!一幅设计作品人们看完了,毫无感触,这样的设计作品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摄影作品也只能充其量算是爱好了。

C:价值:

对我们有价值的事物我们会感觉到美,想想看到黄金时的感觉,想想发工资的情形再想想自己中了彩票的头奖,可能做梦都能笑出声来。价值是体现一个事物对于我们积极意义程度的标准之一,高的价值自然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感。

美的设计

设计中的美是难的,难就难在设计作品不是一件艺术品,不是只做给自己看的,设计作品是为了完成甲方的目标,完成甲方的要求而做的作品。所以设计作品的美感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设计的美的完成要有三部分组成。

A:设计师对于美的把握

B:设计作品本身呈现的美感

C:受众(甲方)的审美

一件设计作品,首先要求设计师要懂得什么是美,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让我们做的设计作品呈现美感,才可以把握住设计作品的美。设计师对美的理解不一样,设计作品所呈现的美也会千差万别。当一件具有美感的设计作品接处到受众,还要受众也可以具有对设计作品的审美才可以。否则,这件设计作品依然是失则的。因为,设计作品(准确说是一件商业设计作品)是做给受众去看的。如果你做的设计作品,大众不能理解,那样这件设计作品也达不到它设计的目的。

在我们做设计项目时,常常会发现我们的甲方并不认可我们的设计作品。有时,甚至拿出一些过时的设计样品让我们仿其风格去做,为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所做的设计没有达到甲方的审美标准。

要想判断设计中的美,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这个设计项目是以谁的审美标准来做的。


总结

只有明白了以上这些,我们才可以更加准确的去做设计,我们才能明白以什么标准去做设计,设计中的美不是没有标准,只是这个标准是动态的。设计的难不只是社会对其在技术上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设计是一个各色人物打交道的工作。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Kenwood TK-6110 VHF FM收发器的操作手册,详细介绍了设备的基本功能、安装步骤和操作指南。手册首先感谢用户选择Kenwood产品,并强调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包括FCC警告和政府法律禁止未经授权的无线电台操作。接着,手册逐步指导用户进行设备的拆箱检查、安装准备(如工具、电源连接)、安装步骤以及熟悉设备的前面板、后面板和麦克风布局。此外,还涵盖了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音量调整、频道选择和通话)以及辅助功能(如定时断电、忙道锁定、双音多频呼叫等)。最后,提供了关于DTMF呼叫(手动拨号、重拨、自动拨号)的具体操作步骤。 适合人群:适用于需要使用Kenwood TK-6110 VHF FM收发器的专业用户或技术人员,特别是那些负责安装和维护移动通信设备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用户正确安装和配置Kenwood TK-6110 VHF FM收发器,确保其在车辆或其他移动平台上安全可靠地运行;②指导用户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如频道选择、通话、信号发送等;③提供详细的辅助功能设置说明,使用户能够充分利用设备的各种高级功能,如定时断电、忙道锁定、双音多频呼叫等。 其他说明:用户应仔细阅读并遵守所有安全警告和操作指南,以避免潜在的危害和法律问题。建议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咨询授权经销商或专业技术人员,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最佳性能。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MATLAB实现的Crossformer-Transformer跨变量注意力增强模型,用于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项目旨在提升预测精度、构建高效且可扩展的深度学习架构、实现完整的模型实现与调试、深入分析变量间的时序依赖及交互机制、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和鲁棒性、促进多领域应用的智能化升级以及推动跨领域学术与技术交流。文档涵盖项目背景、目标与意义、挑战及解决方案、模型架构、代码实现、特点与创新、应用领域、注意事项、数据生成、目录结构设计、部署与应用、未来改进方向、总结与结论以及详细的程序设计思路和代码实现。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深度学习、时间序列预测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特别是工作1-3年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金融市场、智能制造、气象预报、交通流量、医疗健康、能源管理、生态环境、供应链等多领域的时间序列预测;②提升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③实现MATLAB环境下高效的模型训练与调试;④深入分析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和时序依赖;⑤推动智能预测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与推广。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还详细介绍了模型架构、训练过程和应用场景,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实践,重点关注数据预处理、模型参数调整和结果解释,以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Crossformer-Transformer模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