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打卡day1——计算机网络(1)

本文详细描述了从输入URL到页面展示的完整过程,包括浏览器缓存查找、DNS解析、TCP连接、HTTP请求、响应处理、重定向、页面渲染(包括DOM树构建、CSS解析和渲染树生成)等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面试题:从输入 URL 到页面展示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的回答:

1.首先在浏览器缓存中寻找该页面资源。如果找到了,就返回页面资源。如果没找到,就进行网络请求。
2.在进行网络请求前,先进行DNS的解析,以获取请求域名的IP地址,如果使用的是https协议的话,还需要建立TLS连接。整个解析过程是:先在浏览器缓存中找,找不到就去本地Host文件找,还找不到就到路由器缓存中找,还找不到就到DNS服务器,然后再到根DNS服务器,逐层向上找。从而对域名进行DNS解析。
3.DNS解析得到服务器IP地址,建立TCP连接。
4.浏览器和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浏览器这边构建请求信息,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将浏览器中的cookie信息也加入,构建请求行和请求体,发起请求。
5.服务器进行响应,返回响应信息。如果响应状态码是301和302的话,就进行重定向。如果是字节流类型的话,会将请求提交到下载管理器。返回的是页面的话,就进行下一步的页面渲染。
6.页面渲染。浏览器解析html文件,构建DOM树,对CSS样式进行解析,然后将CSS样式和DOM树进行合并,构建渲染树。最后布局和绘制渲染树,完成页面展示。

回答八股的时间:2023.12.16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144输出通道可切换电压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涵盖系统总体架构、FPGA硬件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以及系统集成方案。系统由上位机控制软件(PC端)、FPGA控制核心和高压输出模块(144通道)三部分组成。FPGA硬件设计部分详细描述了Verilog代码实现,包括PWM生成模块、UART通信模块和温度监控模块。硬件设计说明中提及了FPGA选型、PWM生成方式、通信接口、高压输出模块和保护电路的设计要点。上位机软件采用Python编写,实现了设备连接、命令发送、序列控制等功能,并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用于方便的操作和配置。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硬件设计和编程基础的电子工程师、FPGA开发者及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多通道电压输出的实验环境或工业应用场景;②帮助用户理解和掌握FPGA在复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PWM控制、UART通信及多通道信号处理;③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平台,用于测试和验证不同的电压源控制算法和策略。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建议读者先熟悉FPGA基础知识和Verilog语言,同时具备一定的Python编程经验。在阅读过程中,应结合硬件电路图和代码注释,逐步理解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此外,实际动手搭建和调试该系统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设计的理解。
### 计算机网络面试常见问题及标准答案 #### 1. TCP 和 UDP 的区别是什么?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则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不保证数据包按顺序到达或成功送达。 - **可靠性**:TCP 提供可靠的字节流服务,确保数据完整性和有序性;而 UDP 不保证数据包一定能够到达目的地[^4]。 - **速度**:由于 TCP 建立连接的过程较为复杂(三次握手),因此其开销较大,相对而言 UDP 更加轻量级,在某些场景下可以更快地发送数据[^4]。 - **应用场景**:对于实时性强的应用程序来说,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通常会选择使用 UDP 协议;而对于文件下载这类对数据准确性有较高要求的服务,则更适合采用 TCP 协议[^4]。 ```java // Java 中创建 TCP Socket 连接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example.com", 80); ``` #### 2. HTTP 请求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当用户访问网站时,浏览器会向服务器发起 HTTP 请求: - 浏览器构建请求报文并将其封装成 IP 数据包; - 客户端操作系统通过 DNS 解析域名得到目标主机 IP 地址; - 使用该地址建立到 Web Server 的 TCP 连接; - 发送 GET 或 POST 方法对应的 URL 及其他参数给对方; - 接收来自服务器返回的状态码以及实体主体部分的内容; - 断开连接结束本次交互过程[^5]。 ```http GET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example.org Connection: close ``` #### 3. 如何理解 RTO 的 Jacobson/Karels 算法? RTO (Retransmission Timeout)重传超时时长计算遵循 Jacobson/Karels 算法。此算法旨在动态调整每次重新尝试之前等待的时间间隔,以适应当前网络状况的变化情况。具体做法如下: - 首先基于已有的样本估算平均往返时间 SRTT(Smoothed Round Trip Time)[^1]; - 同时记录偏差值 RTTVAR(RTT Variance),用来衡量实际测量值偏离预期的程度; - 根据上述两个指标设定合理的初始超时期限 RTO= SRTT + max(G, K*RTTVAR),其中 G,K 分别代表最小门限时间和比例系数[^6]。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