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编辑器的常用命令
VI编辑器的三种模式
a) 命令模式
b) 编辑模式
c) 末行模式
末行模式
保存并退出 :wq / x!
不保存强制退出 :q!
行内移动
以单词为单位向后移动 w
以单词为单位向前移动 b
光标移动到行首 0 / ^
光标移动到行尾 $
行数移动
移动到首行 gg
移动到尾行 G
定位到某一行 数字gg / 数字G / :数字
段落
以段落为单位后移 }
以段落为单位前移 {
撤销
撤销命令 u
取消撤销/恢复撤销 Ctrl+r
删除文本
删除多行 数字dd
删除一行 dd / 1dd
在光标所在的位置删除至行尾 D
在光标所在的位置删除至行首 d0 / d^
剪切 x
复制
复制多行 数字yy
复制一行 yy
粘贴 p
替换的命令
替换的是光标所在的位置以及后面的数据 R
只替换光标右侧的第一个字符 r
文件夹内查找
通过文件名指定路径查找 find 路径 -name *.txt
通过文件名在当前路径查找 find -name *.txt
文件内查找
/查找的内容
向上查找 N
向下查找 n
文件内替换
:%s/旧文本/新文本/g [c]
进入编辑模式【插入】
I、A、O / i、a、o
压缩命令
gzip
制作压缩文件 tar zcvf 压缩文件名.tar.gz 被压缩的文件/文件夹
解压压缩文件 tar zxvf 压缩的文件名.tar.gz -C 路径
bzip2
制作压缩文件 tar jcvf 压缩文件名.tar.bz2 被压缩的文件/文件夹
解压压缩文件 tar jxvf 压缩的文件名.tar.bz2 -C 路径
关机
halt
重启
reboot
用户权限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9月 14 23:15 aa
d:表示文件夹
rwx:当前用户具备的权限
r-x:当前用户所属的组具备的权限
r-x:其他用户所具备的权限
root:文件所属的用户
root:文件所属的用户所属的组
4096 :文件大小
9月 :文件创建的月份
14 23:15 文件创建的日期
aa:文件名
读权限:数字表示4
写权限:数字表示2
执行权限:数字表示1
读写执行能够构成的数字和是1、2、3、4、5、6、7
用户和组的添加
组的操作
添加组 groupadd 组名
删除组 groupdel 组名
查询当前所有的组 cat /etc/group
修改组 chgrp 组名 文件/目录名
用户的操作
添加用户同时指定组 useradd -g 组名 用户名
添加用户 useradd 用户名 【未指定组时,创建一个与用户名相同的组】
删除用户(删除家目录): userdel –r 用户名
查看当前用户 cat /etc/passwd
为用户设置密码 passwd 用户名
用户切换
su 用户名
Root用户 切换到普通用户无需密码,普通用户之间切换需要密码
退出用户 exit
普通用户临时借用root权限使用sudo 命令【普通用户已经添加到/etc/sudoers文件中】
修改权限
1、chmod [-R] 777 文件名/文件夹名
2、chmod +/- rwx 文件名|目录名
3、chmod -R u=rwx,g=rwx,o=rwx 文件名|目录名
修改文件所属的组
chown -R 新用户:新用户的组 文件名/文件夹名
其他命令
获取当前日期 date
更新当前日期 date -s “yyyy-MM-dd HH:mm:ss”
查看磁盘空间 df -h
查看某一目录所占空间大小 du -h
查看进程详细信息 ps aux
查看cpu内存等使用情况 top
杀死某一进程 kill [-9] 进程号 (-9 表强制)
查看内存使用率 free –h [-m/-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