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双非医科大学的本科生,因为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并且对计算机感兴趣(喜欢写代码),最后就决定跨考计算机了。为什么选择中大呢?说来话长,很多人可能觉得我自不量力,双非跨考还考中大,但是因为有认识的朋友在中大,而且中大离我的学校很近,各种原因,选了中大软件工程专硕。
中大学硕:英语一,数学一,政治,408计算机基础综合,三年制学制,学费8000/年,招生名额由于大部分都给保研生了所以一直很少。
中大专硕:英语二,数学二,政治,408计算机基础综合,两年制学制,学费20000/年,招生名额最多。
一方面觉得数学一英语一比较难,另一方面中大软工专硕招人比学硕多很多,所以最后就选了软工专硕。
好了,接下来我开始考研之路了。
第一年考研(2018年)
第一年考研,我是7月份才开始复习,数学真是学得头痛,一开始我真是傻了得居然去啃教材,后来就买了李永乐的全书看。
至于408,想起来真是绝望的日子,我一个零基础渣渣,最开始也是从教材啃起来,看了一遍计组,后面实在看不下去教材了,直接上王道辅导书看,这才发现轻松了很多(真的非常感谢王道)。
然后英语二基本也就是背单词,刷真题,没了,我觉得练好阅读就差不多了。
政治自然也是跟肖大大,没啥好说的。
政治71,英语二78,数学71,408专业课95,总分315,排名178,可以说是很差了,当时甚至没想过进复试,没想到后来居然进了复试(当年中大复试比好像是1:2,招100人)不过还有我有准备复试的离散数学和C语言。
离散数学和C语言题目如下:
离散数学(37/50)
- 关于系统描述的五个句子命题化 并判断是否规范(可满足式)pqrs四个命题变项
- 三个谓词命题化
- 文氏图或容斥原理
- R是等价关系 证明:R复合R也是等价关系
- Dijkstra算法
c语言(43/50)
- 10道选择20分
- 5道判断题10分
- 一道程序题20分
- 写入学生信息并按姓名排序输出到另一个文件。考察排序,指针,结构体,文件知识。
面试流程是这样的,先是进去坐下后,面试官让你从信封中抽一张纸,读一段英语短文,然后他会让你翻译某句话或者全段(我就是那个倒霉鬼翻译了全段)。我那时候特别紧张,英语瞎JB念,翻译也是,Internet of Thing(物联网)我翻译成互联网中的事物。。。最后居然还有79.83(我觉得老师瞎评分的,顾着看你的资料根本没在听)。面试的时候老师问我挺多问题,先是问我为啥跨考,然后问我这些都是自学的吗,机试成绩730挺高(当时机试发挥不错排名第10),具体细节我忘了,因为过去了一年了,我只记得有哪些问题。
下面是我被问到的问题和别人问到的问题:
- 类有什么用
- 函数的作用?为什么用?在哪用
- 线性代数克拉默法则
- 方程有解的条件
- 面向对象
-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