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资源大全
编辑:元素魔方科研服务
“研路漫漫,伴你同行”
报账,是中国大部分研究生都耳熟能详的事情。
如果你不熟悉,恭喜不折腾,可以先欣赏一幅漫画熟悉一下——
(募格学术原创漫画,请勿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
由于国内科研秘书或助理体系尚未完善,研究生导师在获取项目经费后,不仅要承担科研任务,还需负责经费的管理。
在科研经费的支出中,报销或报账是一个复杂的环节。这一过程包括选购物品、竞标、签约、采购流程、验收材料或设备、填写财务核销表格以及寻找各部门领导签字,最后还需在财务部门排队等候。这一系列操作涉及多个事务内容和职能部门,其复杂性通常让大多数导师既不愿意也难以亲自处理。
因此,这一繁琐的报账任务往往落在那些既有能力又得到导师深信的研究生身上,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报账的”。
由于报账流程的复杂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错误,研究生需要多次往返于不同部门,面对领导或办事员的不同态度,这不仅极度耗费精力与时间,也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经常因为报账疲惫不堪,即便有空闲时间,研究生也倾向于放空自己,沉迷于刷抖音,从而科研积极性大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应按时完成的学业因频繁处理报账事宜而被迫延期,有时延期甚至达到数年。这样,研究生最终成为了课题组里资历较深的“大师兄”。
这几乎是大部分报账大师兄的研究生生涯的真实写照。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被导师委派负责整个团队的财务工作,这份责任在我还未完全适应研究生生活时便落在了我的肩上。
面对的现状极为复杂。我们团队由七位博士导师领衔,他们的研究经费通常需要整个团队统一管理。团队规模之大,近似于两三个初创企业,成员包括近70名学生,而这还不包括每年毕业季那约十名的临时加入者。
在这样的大团队中,每日的科研活动无疑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消费:
做实验买耗材、买实验设备、设备维修、缴纳测试费、缴纳超算租用费、缴纳水电费、交文章版面费、交专利申请费和维护费、发研究生工资、结算打印费、整理并报销研究生和导师的差旅费……几乎每天手里都有发票要处理,而且每个递来发票的研究生都有各种理由说这笔钱着急付出去,否则影响科研进度云云。
每天,我都是周旋于经费负责人-材料验收人-分管院领导-经费负责部门领导和财务处之间;今天有人问他的差旅费怎么还没报下来,明天采购商让你查为什么货款还没到,后天有人问你这个月什么时候发工资……
每周七天,我五天半都在处理财务问题。
为什么是五天半?因为每个周日的下午,是我整理周一要去处理的报销项目的材料准备。
报账是个体力活,还是个心力活,还有的时候不被理解,被催命的那种心累,但是最让每个报账的研究生心里发慌,想拍桌子的是导师问你:最近科研怎么没进展呢?
我,我……能说啥,鼻子眼泪都咽下去吧。
但是神奇的是,我博士没有延期。而且做的还不错,读博士期间发表了5篇SCI(最传统大机类工科专业),在同一届毕业生中也算中上等。下面就说说我的经历,希望能帮助一些大师兄。
我也是迷茫了两年。前两年一点成果都没有,也基本没有做实验,因为确实是感觉自己每天在瞎忙,不知道自己是研究生还是临时工。后来,我就想这样下去肯定完蛋,以我的聪明才智,博士延期简直是耻辱,而且我岂不是要被之前被我嘲笑低学历的朋友笑死。所以我就在排队报账的时候想了很久,终于制定了我的
【魔鬼计划】
划重点,是排队报账的时候制定的计划。
首先,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我通常每天晚上加班至十一点,这段时间我专心阅读文献,深入沉思,以此积累知识;同时,我也会设计和调整实验方案。在法定假日和周末,我则专注于进行实验。我深信,进行实验的效率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和是否能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实验过程中,不受任何杂事干扰,能够一气呵成,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其次,心态,磨练出来。财务处的也好,分管部门也好,你们爱给我什么脸色就给我什么脸色,I do not care!
不管你啥态度,我就是假笑,陪笑脸,装作听不见,只要你给我盖章签字,你就是爷好了吧。
尽管你们对我百般刁难,我仍对你们怀抱初恋般的情感。一旦心态调整好,就不再感到疲惫,抓住一切机会做些科研的琐碎工作,效率自然大幅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学会了厚脸皮,假笑变得越来越自然。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渐渐变得更加理解和体贴,甚至开始把我当作熟人对待,告诉我以后可以直接找他们,不必排队。哦,天哪,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最后,让我们聚焦于思考的重要性。思考如何进行实验,预见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确定文章应呈现哪些数据(是的,我们先构建文章的框架,然后再设计实验)。同时,深思如何撰写引言,以及如何讲述故事才能吸引读者。我通常在哪里思考这些问题呢?在排队的时候——无论是报账还是签字,我都会利用这些零碎时间思考这些科研相关的问题。
这样一来,在我实际进行实验之前,我脑中已经多次模拟了实验过程;同样,在我动笔写文章之前,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已经在我的思维中构建完毕。我发现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遇到困难时也无需重新设计实验方案;文章写作也能一气呵成,故事逻辑流畅连贯。
这种工作方式的效率极高!甚至在事后发现研究缺乏创新点时,由于深思熟虑,我还能从中提炼出新的观点,使文章顺利发表。此外,这种方法还带来了一个额外的好处:让我心态更加平和。我感觉排队的时间似乎也变快了,因为以前排队时只能无聊地刷手机,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心情也易烦躁;而自从养成排队时思考的习惯后,我觉得每天除了处理日常事务外,还能有效推进科研工作,内心也更加镇定。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每天晚上洗漱完毕上床后,我会简单思考一下第二天需要处理的财务问题,以及如何高效地跑各个部门以节省时间。有时,我也会思考一下科研的长远规划。
我的这些经验或许不适合每个人,但对于那些深陷繁琐报账工作、难以自拔的同行们,它们可能提供一种自救的思路。如果你也是一个经常处理报账的大师兄,何不试试看呢?
最后,要记得我们都是血肉之躯,非铁非钢,适当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原则是,在自控力允许的情况下,如果真的无法抗拒诱惑,那就放松一下,去偷个懒吧。对我来说,两倍速快进看剧是最佳的放松方式。
但即便如此,还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自制力,及时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科研上……嗯,感觉我有点啰嗦了,好吧,就这样吧,祝你也好运,大师兄!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除特别注明原创授权转载文章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编辑:元素魔方科研服务
哎呦,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