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AX由浅入深

1. 什么是 AJAX ?

AJAX = 异步 JavaScript 和 XML。

AJAX 是一种用于创建快速动态网页的技术。

通过在后台与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AJAX 可以使网页实现异步更新。这意味着可以在不重新加载整个网页的情况下,对网页的某部分进行更新。

传统的网页(不使用 AJAX)如果需要更新内容,必需重载整个网页面。

有很多使用 AJAX 的应用程序案例:新浪微博、Google 地图、开心网等等。

AJAX 实例解析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script>
function loadXMLDoc()
{
	var xmlhttp;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  IE7+, Firefox, Chrome, Opera, Safari 浏览器执行代码
		xmlhttp=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 IE6, IE5 浏览器执行代码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
		if (xmlhttp.readyState==4 && xmlhttp.status==200)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innerHTML=xmlhttp.responseText;
		}
	}
	xmlhttp.open("GET","/try/ajax/ajax_info.txt",true);
	xmlhttp.send();
}
</script>
</head>
<body>

<div id="myDiv"><h2>使用 AJAX 修改该文本内容</h2></div>
<button type="button" onclick="loadXMLDoc()">修改内容</button>

</body>
</html>

上面的 AJAX 应用程序包含一个 div 和一个按钮。

div 部分用于显示来自服务器的信息。当按钮被点击时,它负责调用名为 loadXMLDoc() 的函数:

<div id="myDiv"><h2>使用 AJAX 修改该文本内容</h2></div>
<button type="button" onclick="loadXMLDoc()">修改内容</button>

接下来,在页面的 head 部分添加一个

<head>
<script>
function loadXMLDoc()
{
    .... AJAX 脚本执行 ...
}
</script>
</head>

2. 创建 XMLHttpRequest 对象

XMLHttpRequest 是 AJAX 的基础。

XMLHttpRequest 对象

所有现代浏览器均支持 XMLHttpRequest 对象(IE5 和 IE6 使用 ActiveXObject)。

XMLHttpRequest 用于在后台与服务器交换数据。这意味着可以在不重新加载整个网页的情况下,对网页的某部分进行更新。

创建 XMLHttpRequest 对象

所有现代浏览器(IE7+、Firefox、Chrome、Safari 以及 Opera)均内建 XMLHttpRequest 对象。

创建 XMLHttpRequest 对象的语法:

variable=new XMLHttpRequest();

老版本的 Internet Explorer (IE5 和 IE6)使用 ActiveX 对象:

variable=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为了应对所有的现代浏览器,包括 IE5 和 IE6,请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 XMLHttpRequest 对象。如果支持,则创建 XMLHttpRequest 对象。如果不支持,则创建 ActiveXObject :

var xmlhttp;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  IE7+, Firefox, Chrome, Opera, Safari 浏览器执行代码
    xmlhttp=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 IE6, IE5 浏览器执行代码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3.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

XMLHttpRequest 对象用于和服务器交换数据。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如需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我们使用 XMLHttpRequest 对象的 open() 和 send() 方法:

xmlhttp.open("GET","ajax_info.txt",true);
xmlhttp.send();
方法描述
open(method,url,async)规定请求的类型、URL 以及是否异步处理请求。method:请求的类型;GET 或 POST; url:文件在服务器上的位置;async:true(异步)或 false(同步)
send(string)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string 仅用于 POST 请求

GET 还是 POST?

与 POST 相比,GET 更简单也更快,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用。

然而,在以下情况中,请使用 POST 请求:

  • 无法使用缓存文件(更新服务器上的文件或数据库)
  • 向服务器发送大量数据(POST 没有数据量限制)
  • 发送包含未知字符的用户输入时,POST 比 GET 更稳定也更可靠

ajax请求的五个流程

1.建立xmlHttpRequest对象

    if(window.XMLHttpRequest) {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if(xmlHttp.overrideMimeType) {
     xmlHttp.overrideMimeType("text/xml");
    }
   } else if(window.ActiveXobject) {
    var activeName = ["MSXML2.XMLHTTP", "Microsoft.XMLHTTP"];
    for(var i = 0; i < activeName.length; i++) {
     try {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activeName[i]);
      break;
     } catch(e) {}
    }
   }
   if(!xmlHttp) {
    alert("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失败");
   } else {}

2.设置回调函数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 callback;

   function callback(){}

3.使用OPEN方法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xmlHttp.open(“get”,“ajax?name=”+ name,true)

此步注意设置http的请求方式(post/get),如果是POST方式,注意设置请求头信息xmlHttp.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4.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

xmlHttp.send(null);

如果是POST方式就不为空

5.在回调函数中针对不同的响应状态进行处理

  if(xmlHttp.readyState == 4){       //判断交互是否成功
      if(xmlHttp.status == 200){         //获取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获取纯文本数据
      var responseText =xmlHttp.responseText;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fo").innerHTML = responseText;
      }
   }

AJEX实例分析

get.htm页面HTML代码如下:

<body>
    <label for="txt_username">
        姓名:</label>
    <input type="text" id="txt_username" />
    <br />
    <label for="txt_age">
        年龄:</label>
    <input type="text" id="txt_age" />
    <br />
    <input type="button" value="GET" id="btn" onclick="btn_click();" />
    <div id="result">
    </div>
</body>

js代码如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btn_click() {

//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

var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获取值

var usernam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xt_username").value;

var ag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xt_age").value;

//配置XMLHttpRequest对象

xmlHttp.open("get", "Get.aspx?username=" + username

+ "&age=" + age);

//设置回调函数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mlHttp.readyState == 4 && xmlHttp.status == 200)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sult").innerHTML = xmlHttp.responseText;

}

}

//发送请求

xmlHttp.send(null);

}

</script>

新建Get.aspx页,Get.aspx.cs代码如下: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sponse.Clear();

string username = Request.QueryString["username"];

string age = Request.QueryString["age"];

Response.Write("姓名:'" + username + "'
年龄:" + age + "
时间:'" + DateTime.Now.ToString() + "'");

Response.End();

}
内容概要:该论文聚焦于T2WI核磁共振图像超分辨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T1WI模态作为辅助信息的跨模态解决方案。其主要贡献包括:提出基于高频信息约束的网络框架,通过主干特征提取分支和高频结构先验建模分支结合Transformer模块和注意力机制有效重建高频细节;设计渐进式特征匹配融合框架,采用多阶段相似特征匹配算法提高匹配鲁棒性;引入模型量化技术降低推理资源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超分辨率性能,还保持了图像质量。 适合人群:从事医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尤其是对核磁共振图像超分辨率感兴趣的学者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需要提升T2WI核磁共振图像分辨率的应用场景;②目标是通过跨模态信息融合提高图像质量,解决传统单模态方法难以克服的高频细节丢失问题;③为临床诊断提供更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病灶。 其他说明:论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代码,还深入探讨了跨模态噪声的本质、高频信息约束的实现方式以及渐进式特征匹配的具体过程。此外,作者还对模型进行了量化处理,使得该方法可以在资源受限环境下高效运行。阅读时应重点关注论文中提到的技术创新点及其背后的原理,理解如何通过跨模态信息融合提升图像重建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