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系统的目录结构详解
📚 目录导航
- 1. Linux 分区与 Windows 分区的不同
- 2. Linux 文件系统架构概览
- 3. Linux 常见目录用途汇总
- 🧠 小贴士
📁 1. Linux 分区与 Windows 分区的不同
在 Windows 系统 中,常见的是以 盘符 的形式区分磁盘,如:
C:\
系统盘D:\
数据盘E:\
可移动设备盘
而在 Linux 系统 中,没有这种盘符的概念,整个系统从一个唯一的根目录 /
开始,所有资源都挂载在这个“根”目录下,呈现出一个典型的树状结构。
📌 重点记忆:Linux 中一切皆文件,磁盘、设备、进程……统统以文件形式挂载到
/
目录下。
📂 2. Linux 文件系统架构概览
- 一级目录:位于根目录
/
下的目录,如/bin
、/etc
、/home
等。 - 二级目录:一级目录下的子目录,如
/bin/bash
、/etc/network/
等。
整体结构如下:
📚 3. Linux 常见目录用途汇总
目录 | 含义 | 说明 |
---|---|---|
/bin | 基本用户命令 | 存放系统启动和运行所需的基础命令(如:ls , cp , mv , bash )。所有用户均可使用。 |
/sbin | 系统管理命令 | 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命令,如:reboot , iptables , ifconfig 。普通用户无权限执行。 |
/boot | 启动引导目录 | 包含 Linux 内核和启动加载器(如:vmlinuz , grub )。类似 Windows 的 C:\boot 。 |
/dev | 设备文件目录 | 设备以文件方式存储,诸如硬盘、U盘、光驱等设备的接口(如:/dev/sda , /dev/sr0 )。 |
/etc | 配置文件目录 | 系统大多数服务与软件的配置文件集中地,如:/etc/fstab , /etc/ssh/sshd_config 。 |
/home | 普通用户目录 | 每个普通用户都有自己的家目录,如:/home/zhangsan ,登录后默认进入此目录。 |
/root | 超级用户目录 | root 用户的家目录,注意与 / 根目录区分。是 root 登录后的默认目录。 |
/media | 外部设备挂载点 | 早期用于挂载光盘、软盘等媒体设备,如:/media/cdrom 。现代系统逐步转向 /run/media 。 |
/mnt | 临时挂载点 | 常用于系统管理员手动挂载额外设备(如:移动硬盘、网络分区等)。 |
/opt | 第三方软件目录 | 用于存放额外安装的软件包。源码编译安装的软件常放在此目录。 |
/usr | 用户程序资源 | 包含大量应用程序和系统库,类似 Windows 的 Program Files 。 |
/usr/local | 本地软件目录 | 一般用于安装本地编译的软件包,优先级高于 /usr 。 |
/proc | 内核虚拟目录 | 虚拟文件系统,数据存储于内存中,包含进程和系统状态信息(如:/proc/cpuinfo )。 |
/tmp | 临时文件目录 | 所有用户可写,系统或软件运行时产生的临时文件一般保存在此,开机或周期性清理。 |
/var | 可变数据目录 | 用于存储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var/log )、缓存、锁文件等。 |
🧠 小贴士
- ✅
/etc
是最核心的配置目录,任何改动都应谨慎。 - ✅
/proc
虽是“目录”,实则不占用硬盘空间,它是内核实时信息的接口。 - ⚠️
/tmp
不是保险箱!请勿长期保存重要文件。 - 📁 推荐将手动安装的软件放在
/opt
或/usr/local
,避免与系统软件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