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指针
野指针并不是NULL指针,它是一个指向“垃圾”内存的指针,也就是说指向的地址是随机的,无法得知他的地址,操作系统自动对其进行初始化。
在计算机中,内存的分配由操作系统来管理,要使用内存需要先向操作系统申请,系统分配后才可以使用,而野指针的内存空间是由系统随机分配的,属于非法访问内存。
当一个指针成为了野指针,他的指向就是随机的,当你使用了一个指向随机地址的指针时,他的危害程度也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它一般会造成内存泄漏,而且很容易遭受到黑客还有病毒的攻击,只要将病毒什么的放入这块内存中就可以,当你使用这个指针的时候就就开始执行病毒或其他程序。
作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是由于疏忽或错误造成程序没有及时释放已经不使用的内存情况。内存泄漏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内存消失,而是由于程序分配了一段内存后,并不能对这段内存进行控制,造成了内存的浪费。
简单的说,内存泄漏分为两方面:
1.非法访问空间。
2.访问已经释放了的空间。
怎样产生野指针?
1.在创建指针时没有对指针进行初始化。
2.在释放了指针后没有将其指向NULL。
3.在指针变量的作用域之外使用指针
如何避免野指针?
1.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
2.定义指针时,要进行初始化,如果没有确定的值,就让它指向NULL。因为NULL在宏定义是#define NULL (void **) 0 它代表的是零地址,零地址是不能进行任何读写操作的。
3.当要给指针指向的空间进行赋值时,要检查有没有给这个指针分配空间。方法如下:
int *p = malloc(sizeof(int));
if(p == NULL){
printf("分配失败\n");
exit(1);
}
4.要将申请好的空间进行初始化操作。因为这段空间可能会存在之前数据的残留,会对程序造成影响。可以用memset(p,0,sizeof(int))将指针指向的空间都置为0。
5.使用完指针要及时将指针释放,与malloc所对应的为free(p);
6.释放完成后要将指针指向NULL,否则会生成野指针